崇左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崇左男性常访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3:31:33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飘香的秘密

要说崇左男人下班后爱往哪儿钻,十有八九会指向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子。这些巷子通常藏在主干道的背后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墙壁爬着些不知名的藤蔓。第一次跟着老陈拐进建设路那条窄巷时,我还纳闷这种地方能有什么名堂。

巷子深处有家没有招牌的卷筒粉店,门口总搁着叁五个矮凳。下午五点半刚过,穿工装的大哥、系着领带的小伙子陆续出现,熟练地搬凳坐下。“老板,老样子!”老陈冲着屋里喊了一嗓子,转头对我说:“他家米浆是现磨的,黄皮酱调了二十多年,别处吃不到这个味。”

厨房里飘出的蒸汽带着米香,混着巷口水果摊的菠萝蜜甜味,竟出奇地和谐。几个男人边等餐边聊着今天的球赛,偶尔传来两声轻笑。这种松弛感,大概就是崇左男性常访这些小店的缘由——在这儿不必端着,衣衫沾了油渍随手拍掉便是。

棋盘边的午后时光

往旧城区走,有条更窄的巷子,最宽处仅容两人并肩。每次路过,都能看见几位老人家在屋檐下对弈,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紧张。有个戴草帽的大爷总爱给人支招:“跳马!跳马啊!”被指点的那位也不恼,慢悠悠抿口茶:“急什么,棋要一步一步下。”

这条巷子里的茶摊,五块钱能坐一下午。老廖每周六都来,他说在这能听见最地道的崇左话,聊的都是老街坊才懂的旧事。有回我好奇问他们聊什么这么起劲,他笑道:“没啥大事,就是说谁家孙子考了好学校,哪条街又要改造了。”这些看似琐碎的交谈,却是他们感知这座城市脉搏的方式。

巷子尽头有家理发店,老师傅用的还是手推剪。墙上挂着九十年代的挂历,镜框边插着几张发黄的照片。来理发的男人往椅背一靠,闭眼就能打个盹。推子嗡嗡作响,偶尔夹杂着收音机里传来的粤剧唱段,时光在这里仿佛走得特别慢。

新与旧在这条街交汇

让人意外的是,这些崇左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最近也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。他们举着手机拍照,或是循着网上的推荐来找某家祖传的烤猪店。老店主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回来,给父亲的店铺开了外卖服务,现在每天要多准备五十斤米粉。

变化正在悄然发生。比如那家卷筒粉店,老板也开始接受手机支付了,虽然他还是更习惯数现金。巷口新开了家便利店,但老人们依旧偏爱那个摆了叁十年的杂货摊。这种新旧交织的景象,倒让这些小巷子多了几分生机。

夜幕降临时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。烧烤摊的炭火噼啪作响,几个男人围坐一桌,就着冰啤酒聊家长里短。他们的话题从孩子的功课说到工作的烦恼,声音时高时低,偶尔爆发一阵爽朗的笑声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承载着他们的疲惫与欢愉,成为城市里难得的自在角落。

也许过些年,这些巷子会被改造得更整齐规整。但那些对于味道的记忆、棋盘上的较量、理发店里的闲聊,已经深深印在崇左男人的生活里。他们依然会穿过繁华街道,拐进这些熟悉的小巷,找寻那份踏实的归属感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