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金现在别人怎么约到大学生,瑞金如何联系大学生
最近跟几个朋友聊天,突然有人提了个挺有意思的话题——现在在瑞金,大家是怎么和大学生建立联系的?这话一问出来,饭桌上瞬间就热闹了。
说起来,瑞金作为红色故都,这些年发展确实快。高楼一栋栋拔地而起,街上年轻人的面孔也越来越多。不少朋友都感慨,如今想约个大学生交流学习经验,或者咨询些新鲜事物,好像还真得讲究点方法。
那些自然而然的遇见
我认识的老张在瑞金开了家文创店,他的经历就挺有代表性。老张说,他从来没刻意去“约”过大学生,但他的店却成了不少本地大学生常来的地方。“关键是你得提供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环境,”老张边整理货架边说,“我在店里搞了个免费阅读区,放了些设计类和历史类的书,结果不少学生周末就喜欢来这儿,一来二去就熟了。”
类似的还有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。瑞金不少社区都会定期举办红色文化讲解、环保宣传之类的活动,往往能吸引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参与。负责社区工作的李姐告诉我:“大学生们挺愿意通过这些活动接触社会的,而且他们专业知识扎实,往往能提出些我们想不到的好点子。”
这种情况下的相识,完全是在共同兴趣或公益活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,特别自然,也特别持久。
线上渠道的新可能
当然,除了线下,线上的方式也越来越普遍。瑞金本地的几个微信群和论坛就挺活跃的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些平台大多是以兴趣或专业为导向的。比如有个“瑞金青年创意交流群”,里面经常有人分享设计作品,讨论最新技术,不少大学生都在里面积极发言。
我有个表妹就在南昌读大学,每次回瑞金都会关注本地图书馆的讲座信息。“图书馆的公众号会提前发布活动预告,看到感兴趣的主题我就会报名,”她说,“这种方式挺方便的,能认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”
不过她也提到,线上联系要真诚,不能太功利。“大家都是聪明人,你是不是真心想交流,几句话就能感觉出来。”
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
说到如何联系大学生这个话题,确实有些细节值得琢磨。首先得明确目的,是为了学习交流、项目合作,还是其他正当理由?目的一旦明确了,方式自然就清晰了。
再者,尊重对方的时间安排很重要。大学生活其实挺忙碌的,上课、社团活动、自习,时间排得满满当当。合适的联系时间往往是周末或者晚上,而且最好提前打个招呼。
还有个小建议是,可以关注瑞金本地高校的公开活动。虽然瑞金的高校不多,但偶尔会有些对外开放的学术讲座或文化活动,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平台。
其实啊,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大学生,真诚和平等才是最重要的。把他们当作朋友而非某种资源,这样的联系才会真正有意义。
记得去年暑假,瑞金几个社区联合举办了“红色故事青年说”活动,邀请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一起挖掘整理本地红色历史。那段时间,经常能看到一群年轻人陪着老人家喝茶聊天,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。那种画面,真的特别温暖。
说到底,在瑞金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,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本该就是这样——自然而然,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对社会有意义的活动中。如果抱着太强的目的性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
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:不只是我们想联系大学生,其实大学生们也渴望接触社会、了解家乡。创造一个让双方都能受益的环境和机会,比单纯想着“怎么约”要实在得多。
下次如果你也在瑞金想和大学生交流,不妨先问问自己:我能提供什么价值?我们之间会有哪些共同话题?想明白了这些,接下来的事情就会水到渠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