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平小粉灯一条街,乐平粉红霓虹小巷
乐平这小地方,白天看着普普通通,可一到晚上,有条街就特别显眼。当地人管那儿叫“小粉灯一条街”,整条街都笼罩在粉红色的光晕里,怪神秘的。
我第一次听说这地方,是从出租车司机嘴里。他一边打方向盘一边说:“你说粉红霓虹小巷啊?就前面拐弯那片。”我这才知道,原来这条街还有个更文艺的名字。不过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它小粉灯一条街,直白,好记。
霓虹下的烟火气
站在街口往里看,整条路都被粉红色的光笼罩着。那些灯光从各家店铺门口透出来,把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有的店用的是柔和的粉光,有的则是鲜艳的霓虹灯管,层层迭迭的光影交错,倒也别有一番味道。
傍晚六七点,这条街才开始苏醒。店家陆续开门,最先亮起的是那盏标志性的小粉灯。接着,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开始在巷子里穿梭,按着喇叭:“让一让,让一让!”偶尔能听见店里传出的说笑声,还有厨房飘来的饭菜香。这些日常生活的声音和气息,和那暧昧的粉红色灯光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和谐。
我在这条街上慢慢走着,发现其实不只是那些特别的店铺,还有很多小面馆、水果摊和便利店夹杂其中。正是晚饭时间,几家小吃店里坐满了人,老板熟练地下面、加料、浇汤。热腾腾的蒸汽在粉红色的灯光下升腾,让人忽然觉得,这条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乐平小粉灯一条街,其实也挺接地气的。
巷子中段有家理发店,老师傅正在给老顾客剪头发。我站在门口看了会儿,老师傅抬头朝我笑笑:“剪头吗?等一下就好。”这种平常的招呼,让我忽然觉得,不管外面的灯光是什么颜色,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过的还是最普通的日子。
灯影里的人情味
再往里走,看见几个阿姨坐在自家店门口聊天,手里还打着毛线。她们在这条街上住了几十年,说起这条街的变化,话就停不下来。“以前哪有这么多粉红色的灯啊,”一个阿姨说,“后来不知道谁先装的,慢慢就多了起来。”另一个接话:“现在年轻人就喜欢这个调调,说是复古。”
乐平小粉灯一条街的名声在外,可生活在这里的人倒不太在意这些。对他们来说,这只是一条普通的街道,只是晚上的灯光特别一点。卖水果的大爷照样在霓虹灯下摆摊,附近上班的年轻人还是会顺路买点水果回家。
我在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小摊前停下。摊主是位大姐,她的推车正好在一盏粉红色的霓虹灯下面。“来点栗子?”她热情地招呼,“刚炒的,可香了。”我买了一小袋,热乎乎的栗子捧在手里,在这条被特殊光影笼罩的街上,反而感到一种特别的温暖。
夜深了,乐平粉红霓虹小巷更加热闹。灯光比刚才更亮了,行人反而多了起来。年轻人叁叁两两地走在街上,有说有笑。沿街的店铺里,隐约能听见酒杯碰撞的声音,还有断断续续的歌声。这条街的夜晚,这才刚刚开始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。整条街依然笼罩在那片粉红色的光晕中,但在我眼里,它已经不像刚来时那么神秘了。乐平小粉灯一条街,说到底就是一条普通的街道,只是多了些特别的光影,多了些外人不懂的故事。那些灯光背后,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,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人间烟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