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江水磨工作室喝茶,水磨工坊品茶闲谈
推开潜江水磨工作室的木门,仿佛踏进了另一个时空。青砖墙上挂着蓑衣斗笠,石磨盘改成的茶桌上摆着粗陶茶具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穿棉麻衣裳的茶艺师正往紫砂壶里注水,水流声和窗外的鸟鸣迭在一起,倒是意外地和谐。
“这是我们本地的云雾毛尖。”茶艺师推过来一盏茶,“水用的是后山接的泉水,甜着呢。”茶汤清亮,入口先是微苦,继而泛起持久的回甘。我忍不住赞叹:“这水确实不一样。”
水磨工坊里的慢时光
隔壁就是水磨工坊,老式水车吱呀呀转着,带动石磨碾磨茶叶。老师傅说,这套水磨还是他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。“机器磨茶快是快,但温度太高,把茶香都带跑了。水磨慢是慢点,能留住茶的本味。”
看着褐色的茶叶在石磨间化作细末,我突然想起城里那些号称“现磨”的茶饮店。同样的概念,在这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诠释。老师傅抓了把茶末在掌心:“你闻,这才是活着的茶香。”的确,那股香气不是扑鼻而来,而是绵绵不绝地往鼻子里钻,带着山泉的清冽和阳光的味道。
茶艺师又续了一泡,这次换了大一点的公道杯。“快喝慢饮都是喝茶,但我们这儿啊,就讲究个‘慢’字。”她指指转动的水磨,“你看它转一圈要十秒钟,可这十秒钟里,水在流,茶在磨,时光在走——什么都不耽误。”
这话让我愣了神。是啊,我们总在追赶时间,却忘了时间本来就在那里,不快也不慢。就像这水磨工坊品茶闲谈的午后,看似什么都没做,却又像做了最重要的事。
窗外忽然下起细雨,雨点打在芭蕉叶上噼啪作响。老师傅不慌不忙地收起晾晒的茶青,茶艺师把靠窗的位置让给我:“听雨喝茶,这可是难得的福气。”果然,雨声中的茶似乎更香了,那香气混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,成了这个下午最难忘的记忆。
临走时,茶艺师送我一小包手工茶。“回去用玻璃杯泡,能看见茶叶慢慢舒展开,就像看一朵花开。”我小心收好,忽然明白潜江水磨工作室喝茶的妙处——它让你重新学会等待,学会欣赏过程的美好。
回城的车上,我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,手里还留着茶叶的余香。那些在工作室里缓缓流淌的时光,那些在水磨声中品过的茶,都成了忙碌生活里难得的安宁。也许这就是老祖宗说的“茶如人生”吧——总要慢慢品,才能尝出真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