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海海选场子,龙海精选活动现场
周末路过金源广场时,远远就听见了音响的震动声。顺着人潮往前走,发现商场中庭被围得水泄不通,红色背景板上"龙海海选场子"几个字格外醒目。隔壁奶茶店的小哥边摇雪克杯边说:"今天这场面,比上周明星快闪还热闹。"
舞台侧面堆着不少乐器箱,几个年轻人正在调试效果器。穿条纹衬衫的导演拿着对讲机来回走动,时不时和评委席交头接耳。观众区早就坐满了人,后来者只好踮着脚从人群缝隙里张望。
藏在细节里的专业
趁着选手换场的间隙,我溜到后台入口处看了看。化妆师正给下个表演者补妆,随口提醒道:"话筒别拿太近,刚才那位就是收音爆了。"候场女孩边压腿边重复哼唱副歌,手里的歌词本密密麻麻标满了注记。这种专业劲儿,倒真不像普通商演。
轮到12号选手登场时,现场突然安静下来。穿校服的男生抱着木吉他坐在高脚凳上,灯光师适时将追光调成暖黄色。《城南旧事》的前奏响起,他弹错两个和弦却浑然不觉,闭着眼完全沉浸在演唱里。评委老师转着铅笔听完,开口先问:"同学是不是刚结束月考?"全场顿时笑成一片。
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5号组合。叁个姑娘穿着改良旗袍表演苏州评弹,叁弦声起时连二楼玩手机的大爷都探出身来。主唱姑娘转调时有个微妙的停顿,像故意留白的水墨画,评委们互相交换着赞许的眼神。后来听说她们是戏曲学院的学生,把传统曲艺改编成了流行版本。
现场工作人员也挺有意思。那位总拎着备用话筒满场跑的音控师,原来在音乐节做过叁年执行。有选手耳返出问题,他叁两步冲上台处理,动作利落得像提前排练过。散场时看见他在角落吃盒饭,手机里还在回放刚才录的表演片段。
临近黄昏时分,有个穿工装裤的女生抱着手鼓即兴表演。她随着节奏轻轻摆动,发梢在夕阳里泛着金光,原创歌词里藏着渔村童年的记忆。评委老师跟着打拍子,结束后特意要了歌词本拍照。这种不经意间的感动,或许正是龙海精选活动现场最动人的部分。
离开时舞台已经开始拆装,工人们小心地收折背景板。明天这里又会变成普通的商场中庭,但那些在追光灯下唱过的歌,大概会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。转角遇见落选的摇滚乐队正在分发自制颁顿,主唱笑着挠头:"下次带着新作品再来这个龙海海选场子试试。"
夜色渐浓,广场舞的旋律取代了舞台音响。回头望去,评委们还在会议室里激烈讨论,玻璃窗映出他们比划的手势。这场持续了八个小时的龙海精选活动现场,就像城市文化脉搏的切片,记录着那些平凡又闪光的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