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找个女人过睡一晚,南宫寻女伴共度一夜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43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南宫的夜色总是来得特别早,华灯初上时分,街道两旁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,把青石板路映得泛着暖光。我站在客栈二楼的窗前,手里捏着已经凉透的茶盏,望着远处屋檐下晃动的影子。

这已经是我在南宫的第叁个晚上了。说实在的,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客栈里,听着隔壁房间传来的说笑声,心里头空落落的。店小二送晚饭时还特意问了句:“客官要不要去前头茶楼听听曲儿?一个人闷在房里多没意思。”

偶遇茶馆闲谈

顺着店小二的指点,我拐进了街角那家挂着“清音阁”匾额的茶馆。刚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就听见邻座两位老伯的对话。

“要说这南宫城啊,白天看着正经,到了晚上可是另一番光景。”穿着褐色短褂的老伯呷了口茶,“好些外地来的客商,都会找个女伴共度一夜。倒也不是非要怎样,就是陪着说说话,解个闷。”

我心里微微一动,装作不经意地转过头。另一个戴着瓜皮帽的老伯接话:“可不是嘛。前些日子有个江南来的丝绸商人,在城南的画舫上找了个唱曲儿的姑娘,陪着赏了一夜的月。第二天离开时,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。”

茶香在空气中袅袅盘旋,我望着窗外渐深的夜色,忽然觉得手里的茶杯变得有些沉。

走出茶馆时,晚风带着桂花香拂面而来。我沿着河岸慢慢走着,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听到的对话。说真的,谁不希望在这陌生的城里有个能说说话的人呢?可是这大晚上的,上哪儿去找个合适的女伴?

河面上的画舫亮着暖黄的灯火,隐约传来琵琶声。我停下脚步,看着那些在船头谈笑的身影。有个船夫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,笑着朝我招手:“客官要游河吗?船上备着好酒,还能叫两个姑娘陪着说话。”

我摇了摇头,继续往前走去。倒不是故作清高,只是觉得这样贸然找来的陪伴,终究少了些意思。

转角遇见温暖

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石桥下,桥洞里有几个卖宵夜的小摊。其中一个卖馄饨的摊子前,坐着个衣着素净的姑娘,正捧着碗热汤慢慢喝着。

“老板,来碗馄饨。”我在她旁边的条凳上坐下。

那姑娘抬起头,对我浅浅一笑:“这家的虾仁馄饨最好吃,汤头也鲜。”她的声音很轻柔,像这夜色里的微风。

等馄饨的工夫,我们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。原来她是城西绣庄的绣娘,今晚赶工晚了,这才来吃宵夜。她说起刺绣时的神情格外生动,手指还在空中比划着针法。

“你要是不急着回去,”她忽然说道,“我知道前面有家茶肆,这个时辰还有说书先生在讲古。比画舫上那些喧闹的地方清静多了。”

热乎乎的馄饨下肚,我们并肩走在月色里。她说起小时候跟着父亲来南宫卖绣品的往事,说起城隍庙前那棵老槐树,说起每年元宵节河面上漂着的花灯。我听着,偶尔插几句话,忽然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变得亲切起来。

茶肆确实清雅,说书先生正在讲《聂隐娘》的故事。我们坐在靠窗的位置,要了一壶茉莉香片。她说她最喜欢这个故事里聂隐娘夜行千里的片段,说那才叫真正的潇洒。

“其实啊,”她捧着茶杯,目光望向窗外,“有时候找个女伴共度一夜,未必非要怎样。就像现在这样,有人陪着说说话,听听曲,看看月亮,不就很好吗?”

我微微一怔,随即笑了。是啊,在这漫漫旅途中,能遇到一个投缘的人,说些闲话,分享片刻温暖,或许这才是最难得的。

子时的更鼓声从远处传来,我们起身离开茶肆。在绣庄门口道别时,她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香囊:“这是前日绣的,里头装着晒干的桂花。送给你,算是今晚的纪念。”

回到客栈,我把香囊放在枕边。躺在床上时,还能闻到若有若无的桂花香。窗外的月亮已经偏西,但夜色似乎不再那么清冷了。

第二天清晨,我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南宫。店小二帮我牵马时,笑着问了句:“客官昨晚休息得可好?”

我摸了摸袖中的香囊,点头笑道:“这南宫的夜晚,比想象中要温暖得多。”晨光洒在客栈门前的石阶上,我翻身上马,最后看了眼这座刚刚开始苏醒的城池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