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10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朋友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挺热闹——吉林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这个活动就这么成了。说实话,刚开始看到群消息说要在周末搞个线下聚会,我还以为是哪个社团小打小闹呢。结果周六下午走到文化广场,嚯,乌泱泱全是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,粗粗数下来还真有百来人。

组织活动的同学脖子上挂着哨子,正忙着给陆续到场的人发矿泉水。他扯着嗓子告诉我们,原本只通知了叁十来个同学,没想到大家一传十十传百,连隔壁市的大学生都坐着高铁赶来了。有个戴眼镜的女生擦着汗笑说:“我在长春读书,看到群里消息立马就订票了,这种机会多难得啊。”

叁个小时能发生什么

说实话,刚开始大家都有点拘谨。毕竟都是陌生人,就叁小时,能玩出什么花样?组织者倒是挺有办法,让我们按生日月份分成小组,每人用叁句话介绍自己。没想到这个简单的破冰游戏,让现场气氛瞬间热络起来。我所在的小组里有学美术的、学计算机的,还有个地质专业的,五花八门什么都有。
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间那个自由交流环节。没有固定话题,就是随便聊天。我和旁边几个同学聊着聊着,发现大家都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。有个男生说他正在自学篆刻,另一个女生则在研究东北地方的民俗故事。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,约好以后可以一起做些小项目。你看,这种面对面的交流,确实比在网络上聊要生动多了。
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。这时候组织者提议来个集体游戏——不是那种幼稚的团建游戏,而是需要配合的解谜活动。百来号人分成几个大队,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挑战。你还别说,虽然大家都是刚认识,配合起来倒挺默契。有人在前面出主意,有人负责执行,还有人主动帮忙维持秩序。

快到结束的时候,我看到不少人都掏手机互相加微信。有个同学说得挺实在:“平时在学校里,交际圈就这么大,能像这样认识不同学校、不同专业的朋友,确实挺难得的。”这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。确实,现在大家虽然住在附近,但要不是有这个活动,可能永远都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。

这叁小时里发生的事情,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。从最初的陌生和试探,到后来的畅所欲言,再到最后的不舍,整个过程特别自然。我注意到,就连最开始特别内向的几个同学,后来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了。

夕阳西下的时候,活动也接近尾声。但奇怪的是,没人急着离开。大家叁叁两两地站在广场上继续聊着,好像要把这叁个小时充分利用到最后一刻。组织者站在人群中间,看着这场面直乐:“下次咱们得找个更大的场地,看来百来号人还是太保守了。”

回去的路上,我翻着手机里新加的联系人,忽然觉得这个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聚的活动,像是个奇妙的契机。它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年轻人,终于有机会走出自己的小圈子,见到了更多可能性。也许以后,我们真能把这些临时组建的联系,变成真正有意义的合作和交流。毕竟,年轻人在一起,总能碰撞出些不一样的火花,你说是不是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