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辽阳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59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朋友圈里总能看到对于“辽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讨论,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你说现在学生们都在忙些什么呢?是凑在一起学习,还是搞什么特别的活动?我琢磨着,这背后肯定有些新鲜事。

那天路过青年广场,还真让我碰上了。乌泱泱一群学生,估摸着得有百八十人,正热火朝天地忙活着。走近一看,原来是在做传统文化体验活动。有的在学剪纸,有的在练书法,还有几个男生笨手笨脚地尝试着捏面人,那认真劲儿别提多可爱了。

意想不到的活动内容

我问了组织活动的同学才知道,他们这个“辽阳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”活动已经办了叁期了。每次都是利用周末的叁个小时,把附近学校的学生聚在一起,体验不同的传统文化项目。这周是民间手工艺,上周他们还办了古诗词诵读会。

有个扎马尾辫的女生一边剪着窗花一边跟我说:“以前总觉得这些老手艺离我们很远,真动手做了才发现特别有意思。”她展示手里那个歪歪扭扭的“福”字剪纸,虽然不够完美,但脸上的成就感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
说来也怪,现在年轻人不是都爱刷手机、打游戏吗?怎么突然对传统手艺这么上心?旁边书法组的男生给了我答案:“整天对着屏幕,手都快不会拿笔了。来这儿写写字,感觉特别踏实。”他指着刚写完的“宁静致远”四个大字,墨迹还没干呢。

活动负责人是当地大学的学生会主席,他告诉我:“我们就是想用这叁个小时,让同学们暂时放下手机,感受下传统文化魅力。没想到报名的人越来越多,这次辽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,本来只计划招80人,结果来了将近120人。”

看着这群年轻人专注的神情,我突然觉得,也许我们之前对年轻一代有些误解。他们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,只是需要有个契机去接触、去体验。这叁个小时,对他们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
活动快结束时,同学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。虽然剪纸不够对称,书法略显稚嫩,面人捏得四不像,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。这种单纯因为亲手创造而获得的快乐,在如今这个速食文化盛行的时代显得格外珍贵。

临走时,组织者正在筹划下一期的“辽阳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”活动。听说下次要尝试传统乐器体验,已经有不少同学在打听报名的事了。看来,这叁个小时的活动,已经成了学生们周末最期待的事情之一。

回想着刚才热闹的场景,我不禁在想:有时候,改变就是从这样的小事开始的。叁个小时,一百个学生,一次传统文化的体验,也许就在某个年轻人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。这颗种子会不会发芽、长大,谁说得准呢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