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,茶室闲坐时光记录
推开那扇嵌着磨砂玻璃的木门,风铃叮当作响。桂林品茶工作室里飘着若有似无的桂花香,和茶香缠绕在一起,竟意外地和谐。穿着棉麻裙的茶艺师抬头对我笑了笑,没急着招呼,由着我在原木展架前慢慢看那些粗陶茶罐。
说来有趣,在桂林住久了反而没好好喝过本地茶。这次选的工作室藏在榕湖边的老巷里,白墙黛瓦,推开窗能看见垂柳梢扫过水面。茶艺师小月是本地姑娘,说话带着软糯的桂柳腔。她正在烫一只天青色的盖碗,热水冲进去激起白雾,茶叶在碗底轻轻转动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“这是我们阳朔高山上的野生红茶,”她推过来一只闻香杯,“你闻闻,是不是有股野蜜的甜味?”我凑近深吸一口气,真的,不像平常喝的红茶那样浓烈,倒像是山风吹过野花丛带来的气息。
小月冲泡的手法很特别。注水时手腕轻轻旋转,让茶叶在盖碗里舒展翻滚。她说这是跟家里老人学的土法子,能让茶叶受热更均匀。我看着金红的茶汤从盖碗缝隙流出,忽然觉得,这样专注地做一件事真好。在现代生活里,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为一杯茶停下脚步了。
第二泡的茶汤更醇厚了。小月往茶海里匀茶时,给我讲了个有意思的事——她家祖上其实是赶马帮的,总把茶叶塞进竹筒里带着上路。路上歇脚时生火煮茶,竹香会渗进茶汤里。“可惜现在喝不到那种味道啦,”她笑着说,“不过我们试着复原过,往茶叶里加了一点点桂花瓣,你尝尝看?”
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。茶汤滑过舌尖,红茶的醇厚里果然藏着若隐若现的花香,很微妙,不像香水那样直白,倒像是走过开花树下偶然闻到的香气。这种体验很特别,就像把桂林的秋天含在了嘴里。
窗外偶有游客的说话声飘进来,反而衬得屋里更安静了。茶室闲坐时光记录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时刻吧——不急着去哪里,不想着还要做什么,整个人都松弛下来。隔壁桌的老先生已经续了叁泡茶,正对着榕湖画素描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。
小月又换了种茶,说是猫儿山产的苔茶。茶叶带着银白毫毛,泡出来的汤色清亮。这种茶味道很淡,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品出那股青苔般的鲜润。我学着当地人的样子,让茶汤在口腔里多停留一会儿,果然尝出了雨后山林的味道。
墙上的挂钟指针走得很慢。我发现原来一个下午可以这么长,长到足够认真品味叁泡茶,长到能看清阳光在茶台上移动的轨迹。茶室体验分享的意义,大概就是找回这种被我们遗忘的时间感。
离开时已是黄昏,小月送我一小包试饮装。“下次来试试我们的油茶吧,”她站在门口说,“那又是另一种风味了。”我拎着茶包走在巷子里,嘴里还留着淡淡的回甘。这份美好值得被好好记录,也许下个周末,我还会再来这个茶室闲坐,让时光慢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