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老街旧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5:02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金坛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

那天下午叁点半,我站在金坛火车站出口,隔着马路就瞧见那条小巷。灰扑扑的巷口夹在两栋居民楼中间,晾衣绳上挂着衬衫和床单,风一吹就晃悠。要说这地方有什么特别,倒也说不出来,可就是让人想往里走。

刚踏进巷子,自行车铃铛"叮铃铃"从身后擦过。穿校服的男孩单脚点地,朝小卖部窗口喊:"阿婆,老样子!"窗户里伸出的手递来一包辣条,硬币落在玻璃罐里哐当响。这种熟稔的日常,和二十米外火车站广播的到站提示,竟意外地和谐。

再往里走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。修鞋匠的摊位缩在墙角,老师傅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针线在皮鞋底子间穿来穿去。我站在旁边看了会儿,他突然抬头:"等着用吗?五分钟就好。"其实我根本没要修鞋,但鬼使神差地坐下。他手边的收音机飘着咿咿呀呀的锡剧,工具箱里每件家什都油光发亮。

巷子中段有家裁缝铺,卷帘门拉上去一半。老板娘正踩着缝纫机给客人改裤脚,嘴里叼着叁枚大头针。看见我在门口张望,她眼皮都不抬:"要改衣服挂那边,新做的得等叁天。"墙上挂着成排的半成品,空气里有淡淡的布料香气。两个老太太坐在门口小凳上择韭菜,聊着谁家孙子考了满分。

烟火气里的旧时光

傍晚时分,巷子突然活泛起来。出租屋飘出炒辣椒的香气,年轻人们提着公文包匆匆走过。五金店老板在门口支起小桌,摆上一碟花生米,慢悠悠地呷着白酒。有个细节让我愣了神——每户门楣上都钉着小小香囊,端午过去两个月了,艾草香还没散尽。

在粮油店买水时,老板听说我从火车站过来,忽然笑起来:"二十年前这里可热闹咧!"他指着巷口,"那时候没有高铁站,绿皮车下来的人都要穿这条近道。"顺着他手指的方向,我看见老墙上若隐若现的红色指路箭头,是褪色的"客运中心→"。

巷尾有棵歪脖子槐树,树荫下摆着石头棋盘。穿汗衫的大爷们围作一团,有人举着棋子半天不落下,观战的急得直拍大腿。我忽然想起童年住过的老街,也是这样的黄昏,也是这样的烟火气。原来每座城市的心脏,都藏在这样的褶皱里。

天色暗下来时,我往回走。裁缝铺收了工,修鞋匠正在给工具上油。路过那家小卖部,阿婆在窗口插上星星灯,暖黄的光晕洒了满地。火车站广场的霓虹灯已经亮起,而这条巷子依然固执地亮着钨丝灯泡,像被遗忘的时光胶囊。

走出巷口前,我回头看了看。炒菜声、电视声、小孩的哭笑声在暮色里飘荡,火车站旁的老街旧巷依然在呼吸。或许明天就有某堵墙被画上拆字,但此刻,它还在用自己的节奏跳动。那些被高速列车甩在身后的风景,原来都悄悄藏进了这条小巷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