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通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南通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
这几天总有人问我,知不知道南通火车站后面那条小巷子叫什么?说实话,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得愣一下。火车站每天人来人往的,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气派的站前广场和高耸的候车大楼,谁又会特意留意背后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呢?
昨天送朋友坐车,我特意绕到站后转了转。要说这条巷子啊,还真有点意思。它不像站前大道那样车水马龙,反倒保留着老南通的生活气息。巷口摆着几个早点摊,蒸笼里冒着热气,空气中飘着葱油饼的香味。几个老人家坐在树荫下下棋,旁边的收音机里放着咿呀呀的戏曲。
巷子里的市井风情
我凑近看了看墙上的门牌,上面写着"站后巷"。这个名字倒是直白,就在火车站后面嘛。不过附近的居民都习惯叫它"老站巷",听起来亲切多了。巷子不宽,刚好够两辆电动车错车,两边是些老式居民楼,墙面上爬满了爬山虎。
往里走,发现这里藏着不少宝藏小店。有家修鞋铺子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,手里拿着锥子熟练地缝补皮鞋。隔壁是家钥匙铺,墙上挂满了各式钥匙胚。最让我惊喜的是巷子深处有家旧书店,推开玻璃门,满屋子都是旧书的墨香。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他说在这开了十年店,很多人都不知道火车站后面还有这么个地方。
站在巷子里,能听到火车到站的广播声,但这里的世界仿佛慢了一拍。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灵活地穿梭,主妇们提着刚买的菜慢悠悠地往家走,偶尔还能听到谁家窗口飘出的炒菜声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,其实承载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片段。
记得前年冬天,我在这条巷子里遇到过一位等车的老太太。她坐在早点摊前,说要坐下午的火车去上海看女儿。我问她怎么这么早就来候车,她说就喜欢在这条巷子里坐坐,比候车室里有人情味。摊主给她倒了杯热水,两个人聊着家常,那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温暖。
说到南通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,其实当地人都知道,这条巷子曾经有个更老的名字叫"铁轨巷"。老辈人说,以前这里确实是紧挨着铁轨的,后来火车站改建,巷子就往后退了一段。现在年轻人大多不知道这个老名字了,只有些老住户还会这么叫。
巷子南头有家面馆,招牌都快褪色了,但做的烩面特别地道。老板说他们家在这开了二十多年,见证了不少变化。"以前巷子可没这么整齐,后来整顿过几次,铺了柏油路,装了路灯,现在晚上亮堂多了。"他一边下面一边说,"不过巷子的味道没变,还是老样子。"
有时想想,城市发展这么快,像这样的老街巷越来越少了。它们就像城市的记忆,静静地待在繁华的背后,记录着最真实的生活。下次如果有人问起南通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我肯定会告诉他:去站后巷走走吧,那里藏着另一个南通。
傍晚时分我又路过那里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,小吃摊前围满了下班的人。火车站的钟声响起,而这条小巷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着。或许明天,又会有好奇的旅客发现这个地方,就像我当初一样,在这条不起眼的小巷里,遇见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