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州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老街深巷百元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52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那盏昏黄的灯

高州老城区这些巷子啊,窄得连电动车都得侧着身子过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头探出几枝叁角梅,开得正艳。我是在个梅雨天遇见阿婆的,她坐在矮凳上摘豆角,身后那间旧屋门楣上,还贴着褪色的双喜字。

"150块,在这巷子里能做什么?"我蹲在旁边帮阿婆理韭菜时随口问。她手上的动作停了下,眼睛望着巷子尽头:"能买一辈子的记忆。"

阿婆说那是1988年,她和老头子在这条巷子租了个单间,月租正好150。两人刚进城,他在建筑队拌水泥,她在制衣厂踩缝纫机。发工资那天,他会带回来半只白切鸡,她就把厂里剩下的布头拼成窗帘。

"最苦的时候,我们分着吃一碗云吞面。"阿婆指着巷口那家还在营业的老店,"现在想想,那会儿的面特别香。"

有年冬天特别冷,屋里漏风。他偷偷去码头扛夜班麻袋,攒钱买了条红围巾给她。她发现他肩膀磨破了皮,气得叁天没理他。可那条围巾,她整整戴了二十年。

床头那台旧收音机

阿婆屋里最显眼的是台红灯牌收音机,外壳擦得锃亮。"这是我们结婚时最值钱的家当。"她扭开开关,居然还能放出咿咿呀呀的粤曲。

当年没有婚纱婚纱照,他们在巷子里的老榕树下摆了桌酒。工友凑份子买了这台收音机,整个巷子都飘着《分飞燕》的旋律。她说每次听到这曲子,还能想起那天他紧张得扣子都扣错了。

现在巷子里的租客换了一茬又一茬,多是外卖小哥、刚毕业的学生。偶尔有情侣在巷口吵架,为的是外卖超时被扣了五块钱。阿婆总会摇头:"现在的人啊,把日子过得太急了。"

她慢慢摇着蒲扇说起,有年台风天停电,他们点着蜡烛在屋里跳舞。雨水从门缝渗进来,她就光脚踩水,他哼着跑调的《上海滩》。

这百元情感故事听起来像个童话,可阿婆翻开相册,里头全是实实在在的日子——第一台电视机的合影,孩子满月酒的照片,去年金婚纪念日在同一个巷口拍的合照。

黄昏时分,阿公提着菜回来了。他轻轻把阿婆晒在院里的栀子花往里挪了挪,怕路过的人碰掉花瓣。这个细微的动作,让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相濡以沫。

巷子深处飘来饭香,谁家在炒豆豉鲮鱼。两个老人并排坐在门槛上,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一直延伸到巷子那头的叁角梅丛里。

我离开时回头看了看,那盏昏黄的路灯刚刚亮起,把整条巷子罩在温柔的光里。或许真正的爱情从来不需要轰轰烈烈,它就藏在这些百元情感故事里,藏在柴米油盐中,藏在一条普通小巷的春夏秋冬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