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池哪里有站大街的地方,河市哪里可寻站街处
一条老街的日常剪影
今早买菜路过金城中路,看见几个老街坊坐在便利店门口聊天,忽然就想起前几天有人在网上问“河池哪里有站大街的地方”。这话听着有点别扭,但仔细一想,咱们河池人谁没在街头巷尾站过?站大街不就是站在街上唠嗑、等车、买菜的日常嘛。
要说站大街最热闹的,还得数南桥客运站周边。下午四点半放学时分,接孩子的家长叁叁两两聚在校门口,卖糍粑的大叔推着叁轮车准时出现,刚出锅的芝麻香飘得老远。往人民广场方向走,你会看到退休的老伯们围在石凳旁下象棋,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城西新建的农贸市场门口,总碰见隔壁单元的李阿姨——她说在这等人比约在超市门口方便,“往这一站,谁路过都能搭把手把菜拎回去”。
其实在河池要找站大街的地方真不难。火车站前的榕树底下,常年聚集着等活干的零工,他们用本地话聊着家常,手边放着装满工具的编织袋。有次我打车路过,司机摇下车窗用壮话喊了个人名,立马有个黝黑汉子拎着工具包跑过来。这种默契,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。
老街的骑楼廊檐下又是另一番光景。雨天时躲雨的行人自然而然地凑在一起,卖红糖酸嘢的摊主会主动给老人挪凳子。上周叁下午突然下雨,我就在廊檐下遇见初中同学,两人站着聊了半小时家常,他笑着说“这要是在商场里,站着聊天早被保安盯上了”。
说到河市哪里可寻站街处,新建的城东新区确实少了些能自在驻足的地方。不过上个月我发现在公交枢纽站旁边的空地上,不知谁摆了几张石凳,现在经常看到外卖小哥在那歇脚等单。附近便利店老板很贴心地在门口放了几个塑料凳,他说“让人站着等车怪累的,反正凳子不占地方”。
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奶茶店门口聚会,其实也是站大街的新形式。昨晚路过文体路,看见五六个中学生围在饮品店外的空地上讨论校园艺术节,有个女孩激动地比划着舞蹈动作。他们手里摇晃的奶茶杯,和我们当年站在小卖部门口喝玻璃瓶汽水的样子,倒有几分相似。
要说最让人留恋的,还是老城区那些不经意就能找到的驻足点。比如五金店门口的水磨石台阶,杂货店窗台拓宽的水泥边,甚至邮政所门口那个磨得发亮的石墩子。这些看起来粗糙的地方,却藏着市井生活的温度。昨天看见有个大叔蹲在修车铺门口和店主下跳棋,棋盘就画在地上,用石子当棋子——这种随遇而安的劲儿,或许就是河池人最懂得的生活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