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浦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荔浦学生约伴每次一百
这几天刷手机,总看到“荔浦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这样的信息在本地群里转来转去。说实话,第一次瞥见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标价方式也太容易让人想歪了吧?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是指荔浦这边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,组团周边一日游,每人每次分摊一百块车费和门票钱。
想想也挺有意思的。现在的大学生确实会玩,既不想问家里要太多钱,又不想整天窝在宿舍里。几个同学凑个伴,找个本地的司机师傅,包辆车去附近没开发的野景点转悠转悠,呼吸点新鲜空气,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,这一天过得就挺充实。
年轻人的精打细算
我有个表妹就在荔浦读大学,上周她也参加了这么一次“荔浦学生约伴每次一百”的活动。听她说,组织者就是高年级的学长,人特别靠谱,提前把路线、费用、注意事项都发群里公示得明明白白。早上八点校门口集合,面包车直接拉到叁十公里外的一个古村落,那边不收门票,风景却特别原生态。中午大家在老乡家拼桌吃饭,人均才二十块,尝到了地道的土鸡和野菜。下午去爬附近的小山,站在山顶能看到整片梯田,那感觉,比在市区人挤人强太多了。
表妹说起来可兴奋了:“姐你是不知道,这一百块花得有多值!我们一车八个人,平摊下来车费才六十,剩下四十包括一瓶矿泉水和保险。要是自己坐公交倒来倒去,不仅折腾大半天,花的钱可能更多,还没这么方便自在。”她这么一说,我倒觉得这模式确实挺聪明,抓住了年轻人想要性价比、又渴望社交出行的痛点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自发组织的活动,安全肯定是头等大事。我特意问表妹,组织者有没有相关资质。她说学长每次都会提前踩点,而且司机都是找有正规营运执照的,车上还备着医药箱。参与的同学都要实名登记,签个简单的安全须知。虽然比不上旅行社那么规范,但该有的提醒和准备都做到了。
这种“荔浦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的形式,其实反映了现在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变化。他们更注重实际体验,愿意为兴趣买单,但又不喜欢传统旅游的刻板套路。自己组个小团,时间自由,志趣相投,花很少的钱就能获得放松和快乐。我那个表妹就说,比起在商场逛一天不知不觉花掉几百块,她更愿意把零用钱攒起来,每个月参加一两次这样的短途出行,认识新朋友,还能长长见识。
当然啦,任何新生事物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。比如费用明细能不能更透明?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有没有?但这些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优化。重要的是,这种模式给了很多预算有限的学生一个走出去的机会,让课余生活不再局限于校园那一亩叁分地。
看着表妹手机里那些在山野间笑得灿烂的照片,我突然有点羡慕现在的大学生了。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么多花样?他们的创造力和行动力,确实给我们这些“老家伙”上了一课。花小钱办大事,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这大概就是年轻人特有的智慧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