额尔古纳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在哪些地方有,类似额尔古纳小街拉客情况何处存在
额尔古纳小巷里的招呼声
走在额尔古纳的老城区,你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:刚拐进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,就有热情的招呼声从旁边传来。“师傅,进来尝尝咱家自酿的蓝莓酒呗?”“咱们这儿有刚烤好的列巴,进来歇歇脚!”这些招揽客人的声音,成了许多游客对这座边境小城最鲜活的记忆之一。
这种额尔古纳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,到底在哪些地方比较集中呢?从我这几天的观察来看,主要集中在叁片区域。最热闹的要数中心市场周边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,这里餐馆、特产店一家挨着一家,几乎每走叁五步就能遇到招揽生意的人。再就是沿河的那些巷子,虽说店铺没那么密集,但守着好风景,店家们也格外卖力。还有火车站附近,主要面向刚下车的旅客,招揽方式更直接些。
说起来,这种拉客方式挺有意思的。店家们通常不会硬拉着你不放,而是站在店门口,用那种带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,笑呵呵地和你搭话。他们很懂得察言观色,看你犹豫,就会适时地递上一小杯蓝莓酒让你尝尝,或是掀开锅盖让你看看里面冒着热气的羊肉。这种热络,倒不让人讨厌,反而给这座小城添了几分烟火气。
类似额尔古纳小街拉客情况,其实在很多旅游城市都能见到。比如说丽江古城里那些小巷子,客栈老板们坐在门口泡茶,见到合适的游客就会邀请进来坐坐。又比如阳朔西街,那些推销漓江游船的,方式也差不多。不过比较起来,额尔古纳的店家们似乎更实在些,少了些商业套路,多了点邻里串门般的亲切感。
当然了,这种招揽生意的方式也不是人人都喜欢。我遇到一对从上海来的老夫妇,他们就觉得走路时总被人招呼,有点不太自在。“我们就想安安静静地逛逛,”老先生这么说道,“每经过一家店都要应对一番,确实有点累。”这倒是个实在话,旅游体验这种东西,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。
巷子里开咖啡馆的李姐跟我说,他们其实也很讲究分寸。“我们这条巷子偏,不主动招呼,游客可能就走过去了。但你看,我们都是站在自家店门口,绝不到路中间去拦人。”她边说边搅动着锅里的奶茶,“再说了,很多客人进来后都成了朋友,明年这时候还会再来呢。”
这种面对面的招揽,在现在这个手机一点就能搞定一切的年代,反而显得珍贵了。你能看到对方的表情,听到声音里的温度,甚至能闻到店里飘出来的食物香气。这是冷冰冰的线上预订永远给不了的体验。额尔古纳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之所以能延续下来,大概就是因为这份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吧。
傍晚时分,我又来到了那条最热闹的巷子。夕阳把石板路染成了金色,各家店铺门口都亮起了温暖的灯光。招呼声依然此起彼伏,但融进了炊烟和饭菜香里,成了这座小城生活韵律的一部分。或许,这正是额尔古纳独特的待客之道——不完美,但足够真实;不精致,却充满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