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附近街巷服务200元一回
最近路过莱州火车站附近,总能在巷口听见些闲言碎语。那些老住户凑在树荫底下乘凉,时不时压低声音说两句“小巷子”“两百块”之类的话。起先没在意,后来发现连路边修自行车的大爷都支着耳朵听,这才觉出点不寻常。
昨天下午,我特意绕到火车站后头那条背街。说是小巷,其实能过叁轮车,两旁是些老旧的二层楼房。墙角堆着蜂窝煤,晾衣绳上挂着半干的工装,看着就是普通的居民区。可怪就怪在,大白天的,总有人在这条巷子里进进出出。
巷子里的蹊跷
有个穿格子衬衫的大叔在巷口转悠了十来分钟,时不时看手机。后来从巷尾走来个瘦高个,两人凑近说了几句话,格子衬衫就从裤兜里掏出两张红票子。瘦高个往旁边那栋绿门楼指了指,自己转身走了。我这心里咯噔一下,这不就是街坊说的莱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么?
正琢磨着,旁边小卖部老板娘拎着马扎出来晒太阳。我假装买瓶水,随口问:“这巷子挺热闹啊。”老板娘瞥我一眼:“来找活干的?”我含糊应了声,她倒是打开了话匣子:“都是些临时工,给两百块干半天重活。前几天还有个驼背的老李,搬完货腰疼了叁天。”
原来所谓“附近街巷服务200元一回”,是这么回事。火车站每天到那么多货物,附近商铺缺人手搬运,慢慢就形成了这么个露天劳务市场。站前广场管得严,工人们就自发聚到这条背巷里等活儿。
正说着,刚才那个格子衬衫大叔已经从绿门楼里出来了,满头大汗地推着辆装得满满当当的板车。车上堆着半人高的纸箱,轮子压得咯吱响。他弓着腰,脖颈晒得通红,背上的汗渍漫开一大片。
那些等活的人
巷尾墙根下蹲着四五个人,脚边放着搪瓷缸子。有个戴草帽的正在啃馒头,就着塑料袋里的咸菜。我凑过去搭话,草帽大叔苦笑:“今天还没开张呢。”他说在这等活的都是附近村里的,农闲时就来找点零工。“搬一车货给两百,比建筑工地现结快。”
问起为什么不在正规劳务市场,他摇摇头:“那边要收中介费,还要办卡。我们这种干零活的,就想当天干活当天拿钱。”旁边年轻些的插话:“有时候还能碰上帮忙看店的轻生活,也是200块,不过那种活儿抢手。”
正聊着,突然有人喊了声“来车了”,蹲着的人全都站起来往巷口张望。是辆小货车,司机探头问:“卸叁车家具,两个人,干不干?”立刻有两个身手麻利的迎上去,剩下的又慢慢蹲回原地。
太阳斜到西边时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那个格子衬衫大叔又回来了,坐在台阶上数今天的收入。叁张红票子,他仔细展平折好,塞进内衣口袋,这才掏出个冷馒头慢慢吃。我问他还接活吗,他摇头:“今天够了,得赶最后一班车回县里。”
看着他背影消失在巷口,忽然觉得这巷子像棵老树,把根须深深扎进生活的最底层。那些对于莱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说法,传着传着就变了味,可真实的模样,往往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奔波里。
夜幕降下来,巷子里亮起几盏昏黄的灯。还有两叁个人守在原地,或许在等夜班的零活。火车站传来汽笛声,又一趟列车到站了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条巷子还会继续它沉默的营生,用最直接的方式,见证着这座城市角落里最真实的生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