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阳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辽阳学生高价通话服务
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。前两天我刷同城论坛,看见一个特扎眼的帖子标题——“辽阳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”。当时第一反应是,现在初中生都这么有钱了?还是说这通电话里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?
带着满脑子问号,我托朋友打听了一圈。你猜怎么着?还真问出了点门道。原来这“高价通话”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生意,就是个初叁学生搞的“陪聊服务”。更准确地说,是帮同学做心理疏导。
这个价格怎么来的
刚开始听说800元这个数,我也觉得离谱。但听完来龙去脉,倒是能理解这定价了。这孩子不是随便聊聊天,他得提前做功课——先了解对方最近遇到的烦心事,准备疏导方案,有时候还得查心理学资料。叁小时里要全程保持专注,引导对方把心里的疙瘩一个个解开。据说找他聊过的同学,都说是“值这个价”。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:这服务不是明码标价,而是同学们自愿给的“感谢费”。最多那个给了八百,这名头就这么传开了。现在想想,要是正经开个心理咨询室,这价钱还真不算贵。
为什么偏偏是学生
说来也心酸,现在中学生压力太大了。月考排名、重点高中分数线、父母期待,这些担子压得人喘不过气。学校里心理老师倒是配有,可哪个学生敢真的去找老师聊?万一被当成“有问题”怎么办?
这时候冒出个同龄人就太不一样了。都是穿校服的,说的话都能听懂,经历的烦恼也差不多。听说那孩子特别会开导人,从来不讲大道理,就陪着在操场转圈,偶尔插句话都能说到人心坎上。这种辽阳学生高价通话服务能火起来,说到底是因为孩子们太需要被理解了。
我邻居家孩子也去试过,回来整个人轻松不少。问他具体聊了什么,他就说:“哥,你记得我们上学期期末那个凌晨吗?就是那种感觉,有人陪着走过最黑的路。”
这事儿给我们提了个醒
放下手机我在想,为什么非要靠孩子们自己解决情绪问题?家长老师都去哪儿了?后来琢磨明白了,不是大人们不关心,是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关心起。你问“最近学习怎么样”,孩子回“还行”;问“有没有心事”,回“没”。话头全都堵死了。
倒是在那个辽阳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服务里,孩子们找到了出口。虽然方式听起来有点夸张,但这种同龄人之间的倾听和理解,可能是现在教育最缺的一环。我们总在强调成绩,却忘了孩子们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。
今天又在论坛看到新帖子,说那孩子已经排到两周后了。看来这样的辽阳学生高价通话服务,确实戳中了太多人的软肋。也许哪天,我们该认真想想,除了分数之外,还能给孩子们些什么更重要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