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耍女娃,佛山玩乐女童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0:28:52 来源:原创内容

老街的青石板还带着晨露,阿珍牵着五岁女儿小雨的手,站在双皮奶老店门口犹豫要不要排队。周末的岭南天地人渐渐多起来,骑楼下飘着奶茶和蒸点的香气。

“妈妈,我想吃那个会转的棉花糖!”小雨踮脚指着对面摊位。阿珍正要拒绝,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是这样被奶奶牵着在祖庙附近转悠,举着糖画边走边舔。她突然觉得,这种寻常的周末早晨,或许正是佛山耍女娃最地道的模样。

藏在巷子里的童趣时光

穿过镬耳屋夹着的小巷,阿珍带女儿去了小时候常去的剪纸工作室。老师傅递给孩子一把安全剪刀,手把手教她剪红纸。小雨歪着头,笨拙地沿着画好的金鱼轮廓剪,纸屑落了一桌。“慢慢来,剪刀要这样拿。”老师傅耐心纠正,就像二十多年前教导阿珍那样。

这让我想起,佛山耍女娃从来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活动。它可能就是奶奶教孙女剪一朵木棉花,或者妈妈带女儿吃一碗地道的姜撞奶。那些看似普通的瞬间,恰好把佛山的味道刻进了孩子的记忆里。

小雨举着剪得有点歪扭的剪纸,非要贴在民宿房间的窗户上。午后阳光透过红纸金鱼,在古旧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。阿珍突然明白了,为什么自己至今仍记得五岁时和奶奶做灯笼的细节——手艺传下去了,记忆也就活了。

现代老街的新玩法

下午她们去了创意园,这里由旧工厂改造而成。红砖墙前,几个小女孩在玩跳房子,用粉笔画着格子。小雨很快加入进去,笑声在厂房挑高的空间里回荡。

旁边的陶艺体验馆里,母女俩一起捏陶土。小雨弄得满手是泥,做了个歪歪扭扭的杯子,说要送给爸爸当生日礼物。阿珍发现,原来佛山玩乐女童记不一定非要循规蹈矩——在传统中寻找新意,反而更有味道。

傍晚时分,她们坐在水岸边的长椅上,看着游船缓缓驶过。小雨累了,靠在妈妈怀里,手里还攥着下午剪的纸鱼。“妈妈,我们下周末还能来吗?”她揉着眼睛问。阿珍点点头,心里盘算着下次要带她去听粤剧,说不定孩子会对那些华丽的戏服产生兴趣。

华灯初上,老街上灯笼亮起。阿珍背着睡着的女儿往地铁站走,孩子的头发里还带着剪纸工作室里红纸的淡淡香气。她想,所谓佛山耍女娃,不过是在这座城市的脉络里,为孩子种下对于家乡的温暖记忆。等小雨长大,或许也会在某个周末,牵着她的孩子,重复今天这样的旅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