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哪里有100块的巷子,阿拉山口百元小巷位置
初闻百元小巷
前几天在阿拉山口客运站附近溜达,听见两个拖着行李箱的大哥在嘀咕:"听说火车站北门那片有条巷子,百来块就能住得挺妥帖?"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现在这年头,居然还有百元左右的住宿?
顺着这个话头,我特意在老城区转了几圈。你别说,在团结路和建设路交界的背街里,真藏着几条老巷子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自建楼房。红色砖墙爬着绿藤,阳台上还晾着各色衣裳,生活气息浓得很。
我壮着胆子走进其中一条巷子,看见个正在门口摘菜的大婶。"阿姨,打听下,这儿有百来块的住处吗?"大婶甩甩手上的水珠,笑着指向巷子深处:"往前走到第叁个岔口右拐,蓝铁门那家就有。"
这条阿拉山口百元小巷比想象中干净,虽然设施简单,但被褥都迭得整整齐齐。房东老马说,来这儿住的多是跑长途的司机、刚来找活的年轻人。"挣点辛苦钱不容易,能省就省点。"他掏出钥匙串,哗啦啦地响。
藏在市井的实惠住处
后来又陆续打听到,农贸市场后门、口岸贸易区东侧,都散落着这样的住处。这些地方不挂醒目招牌,往往要在楼道口才能看见手写的"住宿"二字。价格多在80到120元之间,卫生间是公用的,但热水器、奥颈贵颈这些基本配置倒都齐全。
遇见个从河南来跑运输的王师傅,他边晾毛巾边说:"跑这条线五六年了,每次都住这片。价钱实在不说,晚上巷子口那家面馆,十块钱管饱。"他掏出烟点上,"对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的人来说,这儿就像个临时歇脚的家。"
仔细观察发现,这些巷子里的租客们自成个小社群。谁从老家带了特产,都会在公共厨房分着尝尝;晚上搬个小马扎坐在巷口,天南地北地聊天。这种人情味,怕是连锁酒店给不了的。
不过要说缺点,隔音确实是个问题。夜里能听见隔壁的呼噜声,清晨货运卡车的引擎声也格外清晰。要是浅眠的人,可能得备副耳塞。
住在阿拉山口哪里有100块的巷子这样的地方,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。不能指望花百来块享受星级服务,但花这个钱能有个遮风挡雨的落脚处,还能感受最地道的市井生活,这笔账怎么算都值当。
转眼在这片巷子转了叁四天,渐渐摸清了门道。原来这些实惠住处能存活下来,靠的是老客带新客的口碑。房东们也不太涨价,图个细水长流。就像开小卖部的古丽大姐说的:"大家挣钱都不容易,将心比心嘛。"
要是你也想来阿拉山口找这样的住处,记得多在老街区转转,看见本地人进进出出的巷子就往里走。碰上看着面善的住户,递根烟、客客气气问两句,多半能问出眉目。毕竟在这座口岸城市,人与人之间的那点热乎气,比什么都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