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远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,清远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约见
最近有个老同学来清远玩,晚上吃完饭突然给我发消息:“你这附近有什么好逛的?”我正想回复,他接着发了句:“我刚用辩辩搜了下附近的人,还真有几个人打招呼。”
这话让我愣了一会儿。现在大家不都用微信摇一摇了吗?居然还有人用辩辩这个功能。不过转念一想,辩辩毕竟是我们这代人青春期的回忆,说不定现在用这个功能的,反而更真实些?
那些年我们用过的辩辩附近的人
记得十年前上大学那会儿,智能手机刚流行,辩辩附近的人可是新鲜玩意儿。宿舍熄灯后,几个人躺在床上刷附近动态,看到隔壁学校的动态就互相起哄。那时候认识新朋友特别简单,一句“你也是虫虫大学的?”就能聊半天。
现在想想,那可能是最早的位置社交了。不过现在微信成了主流,辩辩反而被很多人搁在一边。但说实话,辩辩附近的人界面更清晰,功能也更直接,比如可以直接看到对方的空间动态,这点比微信方便。
我那个同学后来跟我说,他在清远用辩辩搜附近的人时,还真认识了个本地通。对方给他推荐了家地道的猪肚鸡,比网红店好吃多了。这倒是个意外收获。
不过话说回来,用这类功能还是得注意安全。毕竟是和陌生人打交道,最好先在线上多聊聊,感觉靠谱了再考虑见面。而且现在辩辩资料卡信息挺全的,可以通过空间动态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。
有个朋友跟我分享过他的经验:他每次去新城市出差,都会用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约见。不是随便约人,而是专门找有共同兴趣的——比如他在资料里写明喜欢摄影,就会吸引到当地的摄影爱好者。用他的话说,这比在论坛里发帖高效多了。
现在清远发展这么快,新城区多了不少年轻人。有时候在旧城逛着,还能收到附近人的招呼。有次我在咖啡馆等人,随手刷新了下附近动态,发现隔壁桌居然是个同乡,后来还真成了朋友。
位置社交这东西挺奇妙的,把现实距离数字化了。可能就在你周围几百米内,就有志同道合的人,要是没有这些功能,可能永远都是陌生人。
当然啦,也不是每次清远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都能遇到靠谱的。我也碰到过刚打招呼就推销产物的,或者聊两句就发现话不投机的。这时候简单回句“不好意思,有点忙”就好,没必要太较真。
现在清远的年轻人玩得花样更多了。听说有些户外群组织活动,就是先用辩辩附近功能发起,再到指定地点集合。上周还有个北江夜跑的活动,就是通过清远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约见的方式组织的,来了二十多人。
有时候我觉得,虽然社交软件越来越多,但最原始的需求没变——大家都想在现实中认识新朋友。只是现在选择多了,反而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好了。
如果你也在清远,想认识些新朋友,偶尔试试这些老方法说不定有惊喜。当然啦,见面时记得选人多的地方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毕竟交朋友这事,急不来,得慢慢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