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陌陌怎么分辨是不是鸡,附近人如何辨别身份
最近和朋友聊天,总有人悄悄问我:在陌陌上找人聊天,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那种“特殊职业者”啊?这个问题确实挺现实的。网络世界虚虚实实,尤其是在本地社交平台上,多留个心眼总没坏处。
其实这事儿吧,有点像我们平时交朋友,靠的是观察和感觉。不是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,而是学会保护自己,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
看资料和动态里的门道
首先,可以看看对方的主页。如果资料特别简单,照片却非常吸引人,动态也都是些模棱两可的内容,那就值得注意了。正常用户多少会分享些生活片段,比如吃了什么、去了哪里。而有些账号的动态永远在“等待邂逅”,说话方式也像复制粘贴,这就有点不对劲了。
还有啊,如果刚打招呼,没聊几句就急着要加微信,或者直接问“约不约”,这种大概率有问题。咱们普通人交朋友,总得先互相了解下吧?哪有一上来就单刀直入的。
聊天中的蛛丝马迹
正常聊天都是有来有回的。比如你说“今天天气不错”,对方会接话“是啊,适合出门走走”。但如果对方完全不管你说什么,永远在引导到自己设定的话题上,比如反复暗示可以“见面聊聊”,那就要警惕了。
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,对方聊天特别程式化,像个机器人。朋友问“你是做什么工作的”,对方避而不答;问“平时喜欢做什么”,回答永远是“逛街、喝茶”。这种缺乏具体细节的交流,往往藏着问题。
还有一点很关键——钱。如果在聊天中任何涉及金钱往来的话题,比如暗示需要“资助”、“红包”,或者明码标价,那基本就可以确定对方的来意了。正经交朋友的人,谁会动不动就谈钱呢?
其实网络社交本身没问题,关键是咱们要学会分辨。把线上关系转移到线下时,更要谨慎。第一次见面最好选在公共场所,白天比较安全,也要告诉朋友你的去向。
说到底,在网络上交朋友,直觉很重要。如果你感觉哪里不对劲,那很可能就是真的不对劲。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财产安全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毕竟真诚的友谊和感情,都需要时间来沉淀,急不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