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品茶工作室私人定制体验,福鼎私人茶室专属品饮服务
福鼎的白茶,说起来总觉得带着点山间的仙气。朋友老陈总跟我说,你要真正懂它,还得找个安静地方慢慢泡。这话我记了好久,直到上周末,终于走进一家藏在小巷里的福鼎品茶工作室私人定制体验。
推开木门,茶香就漫过来了。不是那种冲鼻的香味,是幽幽的,像山泉淌过青苔石缝的气息。穿棉麻衫的茶艺师小林迎上来,说话声音轻轻的:“今天想喝点什么?我们这儿都是根据客人的口味来安排的。”
她领我走到靠窗的茶席坐下。原木茶桌上摆着素白茶具,斜斜的阳光照在粗陶花瓶的那枝枯莲上。“您平时常喝什么茶?”她边温杯边问。我说偶尔泡点白牡丹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她笑了:“那今天试试荒野银针吧,这款茶性子淡,但后劲足,像山里读书人。”
茶在杯中醒来的样子
看她往盖碗里投茶,动作轻得像在安顿睡着的蝴蝶。热水冲下去,茶叶一根根立起来,透过玻璃公杯看,真像落了场太阳雨。“好茶要醒,”她推过闻香杯,“您闻闻这时候的香气。”我凑近一闻,青瓜混着兰花的味道,还有说不清的草木清气。
第一泡入口,鲜得像含了口晨露。她让我别急着咽,在舌面上停一停。果然,甜味慢慢从两边渗出来。“这是我们特意为您准备的福鼎私人茶室专属品饮服务,”小林又续上水,“很多人第一次喝觉得淡,其实淡才有空间装得下变化。”
说到这儿我想起件事。去年在茶博会也喝过银针,味道完全不是这样。她听完点点头:“现在明白为什么老茶客都要找地方定制了吧?同样都是福鼎白茶,树种、山场、工艺差一点点,泡法再不对,味道就丢了。”
第叁泡开始,茶汤颜色深了些。她换了个高冲的手法,水柱在盖碗里转出漩涡。这泡的滋味突然厚了,像把前两道的香气都揉在一起。“茶醒了,”她眼睛弯弯的,“现在才是它本来样子。”
窗外有鸟叫,衬得屋里更静。我们都没说话,听着茶水从公道杯落进品茗杯的声响,清清脆脆的。这大概就是定制体验的好——不像在店里喝茶,倒像在朋友家做客。
藏在时光里的茶韵
喝到第六泡,她突然问要不要试试冷泡。我说白茶也能冷泡?她取来玻璃瓶,抓了把茶叶放进去:“早上八点泡下的,现在刚好。”倒出来的茶汤看着更透亮,入口居然有蜂蜜香。“夏天很多人专门来订这个,”她说,“配着茶点,能坐一下午。”
我忽然觉得,这杯茶像把福鼎的山水都装进来了。云雾缭绕的山坡,砂砾土,还有做茶人手上的温度。以前总觉得老陈太讲究,现在才懂——好茶需要对的场景,需要懂它的人慢慢唤醒。
临走时我约了下次,想尝尝他们新到的牡丹王。小林送我到门口,夜色里工作室的灯笼刚刚点亮。回头看看,那暖黄的光晕,竟有点像今天喝到的茶汤颜色。
走在巷子里,舌尖还绕着那缕蜜香。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茶如知己——得在合适的时间,安静的地方,才能喝出它想告诉你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