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山100元小胡同,鹤山百元小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6:18:16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午闲着没事,我拐进了鹤山老城区那条有名的100元小胡同。说实话,之前总听街坊们念叨,可真站在巷口时,心里还是犯嘀咕——这地方真像传的那么神?

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砖墙爬满青苔。刚走没几步,就闻见炸油糕的香味,有个大爷推着叁轮车叫卖,叁个才卖五块钱。我正要掏钱,旁边修鞋匠搭话:“他家油糕在这儿卖了二十年,馅料实在。”这话让我突然觉得,在这条鹤山百元小巷弄里,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往深处走,裁缝铺的缝纫机哒哒作响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修改衣服。我好奇问价,她头也不抬:“改裤脚十块,换拉链十五。”这价格让我愣了下,现在哪儿还能找到这个价?隔壁理发店更离谱,老师傅拿着推子忙活,墙上贴的红纸写着:理发八元。

在鹤山100元小胡同转悠,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藏在角落的小店。卖搪瓷缸的、修钟表的、甚至还有个专修雨伞的摊位。这些东西在城里早不见踪影,在这儿却活得好好的。有个大妈坐在店门口纳鞋底,说我这运动鞋底薄了,要不要加层胶底,才收叁十块。

走到巷子中段,看见个奇怪景象:七八个年轻人排队等着什么。凑近才发现是个卖糖水的小摊,老婆婆慢悠悠地盛着绿豆汤。叁块钱一碗,她说这个价二十年没变过。等着买糖水的姑娘跟我说,她专程从新区坐车过来,就为这口老味道。

天色渐晚,巷子里飘起饭菜香。我跟着香味找到家家庭餐馆,老板正往门外摆桌椅。菜单用粉笔写在木板上,最贵的菜才二十八。点了个炒粉,老板边炒边唠:“我儿子总劝我涨价,可老街坊吃惯了,不好意思。”

临走时遇到个收旧书的老先生,他的店面小得只能侧身进去。聊起这条鹤山百元小巷弄,他说这儿就像个时间胶囊,把老鹤山的样子原封不动保存下来。我翻着他收来的小人书,忽然明白人们为什么爱往这儿跑——在这儿花一百块能买到城里一千块都买不着的踏实感。

华灯初上,我揣着五块钱买的芝麻饼往外走。回头望去,巷口的灯笼刚好亮起,昏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上。这条鹤山100元小胡同安静地卧在繁华都市的缝隙里,固执地守护着某种快要消失的东西。也许再过些年,这样的地方就真找不着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