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约附近200米学生点,黄山周边学生聚集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24:20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下午路过黄山脚,忽然被一阵欢笑声吸引。顺着声音拐过弯,竟发现了个特别的地方——几家小店门口摆着露天桌椅,几十个穿着校服的年轻人正捧着书本热烈讨论着什么。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他们肩头,那画面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。

后来常来这边散步,才慢慢摸清门道。原来这处被同学们称作“校外自习角”的地方,已经存在好几年了。刚开始只是几个高叁学生嫌教室太闷,相约在校外找个清静地方复习。没想到这个临时起意的决定,竟让这里逐渐成了同学们课后聚会的首选。

这里的独特氛围

说真的,在黄山约附近200米学生点待上一会儿,你就能感受到那种特别的活力。不像图书馆里人人正襟危坐,这里的氛围轻松自在得多。有埋头写作业的,有小组讨论的,偶尔还会传来压低声音的欢笑。旁边奶茶店的李老板跟我说:“这些孩子啊,每天四点后就陆陆续续来了。有时候位置不够,他们还自觉拼桌呢。”

记得有次遇到个戴眼镜的男生,他边整理笔记边说:“在这儿学习特别有感觉,既不会太安静让人犯困,又不会太吵闹。遇到难题转头就能找到同学请教,比在教室里自在多了。”他指了指身后:“你看,我们班今天差不多都在这儿了。”

这个黄山周边学生聚集地最妙的是,不同年级的学生会自发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。高二的学弟会向高叁学长请教选科问题,艺考生和文化课考生也能互相交流心得。这种跨年级的交流在校园里反而不太容易实现。

更多样的功能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学生点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。除了日常学习,这里还成了信息交流站。谁家有闲置的辅导书,哪个培训机构老师教得好,甚至校园里最新动态,都会在这里快速流传。上个月还有毕业生回来,给学弟学妹们分享备考经验,那场面热闹得像个小型讲座。

不过这个自发形成的学生点也面临些小麻烦。比如雨季来临就得临时转移,晚上照明不足只能提前散场。有同学开玩笑说:“要是能有个遮雨棚就好了,这样下雨天我们也不用狼狈地收拾书包跑回学校。”

附近的居民倒是很支持孩子们。开文具店的王阿姨经常给学生们留座位,还特意多准备了几套充电设备。“看着这些孩子,就想起自家儿子当年备考的样子。能给他们行个方便,心里挺高兴的。”

黄昏时分,当夕阳给黄山镀上一层金边,这个学生点也迎来最热闹的时刻。完成作业的开始轻松聊天,讨论社团活动,分享各自遇到的趣事。那些年轻的面孔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生动,让人不禁感叹——这个偶然形成的黄山约附近200米学生点,早已不只是个学习的地方,它承载着青春的记忆,也连接着彼此温暖的陪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