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邑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女子学院后街品茶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21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昌邑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地方,是个容易让人错过的小门脸。第一次去还是学姐带我去的,她说这条后街藏着全校最懂生活的秘密。

推开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,茶香就扑面而来。不是那种浓烈张扬的香味,是淡淡的、温润的,像把整个下午都泡开了。老板娘总是系着条靛蓝围裙,在茶柜前不紧不慢地擦拭茶具,见人来了就抬头笑笑:“老位置?”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我最喜欢靠窗那个位置。窗外是棵老槐树,春天飘絮,夏天遮阴,秋天撒一地金黄。在这里喝茶很奇怪,明明店里坐着不少人,却从来不觉得吵。偶尔能听见隔壁桌女生低声讨论作业,或者翻书页的沙沙声。有次碰见个毕业多年的学姐回来,她说每次回母校都要来这儿坐坐,“味道没变,好像时间也没走”。

老板娘记性特别好。常来的客人喜欢什么茶,她大概都记得。第叁次去的时候,她看着我手里的书说:“今天试试滇红?配你那本散文集刚好。”果然,那杯茶醇厚里带着蜜香,和书里慵懒的文字莫名契合。

其实想想,在女子学院后街品茶时光之所以让人留恋,不只是茶好喝。更多的是那种...怎么说呢,被温柔接纳的感觉。你可以在这儿发呆、看书、写论文,甚至什么都不做,都不会有人来打扰你。这种自在,在别处还真不容易找到。

记得去年冬天特别冷,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钻进店里。老板娘正在煮陈皮普洱,满屋子都是暖融融的香气。她给我倒了杯:“驱寒的。”那口茶下肚,从喉咙暖到胃里,整个人都舒展开了。隔壁桌几个女生在讨论元旦晚会的事,声音里满是青春的兴奋劲儿。那一刻突然觉得,这大概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吧——有温度,有期待。

后来去得多了,我也慢慢尝出些门道。春天适合喝碧螺春,清新;夏天是冷泡乌龙,解暑;秋天要喝桂花龙井,应景;冬天嘛,自然是围着炉子煮老白茶最惬意。老板娘说,茶随四季变,人心也跟着明朗起来。

现在偶尔路过昌邑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那家小店,总能看见叁叁两两的女生坐在里面。有时是刚下课,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;有时是周末,约着好友来聊心事。那扇玻璃门好像把喧嚣都挡在了外面,只留下茶香、书香,和年轻岁月里最安宁的片段。

可能很多年后,我还会记得在这个后街的小茶馆里,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安静的午后。记得那杯恰到好处的茶,窗外斑驳的树影,还有那种整个人都慢下来的、珍贵的松弛感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