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井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同城邀约学生百元活动
最近在本地论坛里,总能看到“龙井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样的帖子标题。第一次刷到的时候,我还愣了一下,心想这到底是个什么活动?正好周末没事,就点进去看了看详情。
原来是个周末体验活动,组织者找了龙井茶园那边的一小块地方,邀请初中生们利用课余时间,亲手参与茶叶采摘和简单炒制。那100块钱呢,是象征性地给孩子们的一点劳动补贴,更像是一种鼓励。说实话,这个“同城邀约学生百元活动”的名字起得挺直白,一开始确实容易让人误会,但了解后觉得初衷是好的。
活动现场比想象中有趣
周六早上我特意去那边转了转。就在龙井村旁边的一个小山坡上,十几个初中生戴着遮阳帽,腰间挎着小竹篓,正跟着老师傅学怎么识别“一芽一叶”。有个胖乎乎的男生特别认真,踮着脚去够高处的嫩芽,嘴里还念叨:“这片应该合格了吧?”旁边扎马尾的女孩提醒他:“你那个太老啦,要更嫩的才行!”孩子们叽叽喳喳的,茶园里全是笑声。
带队的李老师告诉我,现在城里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太少了。“让他们亲手采茶、炒茶,不只是为了那一百块钱。你看——”他指着正在铁锅前小心翼翼搓揉茶叶的学生,“这种体验,比玩手机有意义多了。”
确实,我看着那些孩子专注的样子,突然想到自己初中时好像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,很少有这样的实践机会。虽然“龙井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商业味,但现场氛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有个叫小雨的女生跟我说,她是被同学拉来的。“本来觉得采茶能有多难?结果站了一上午,腰都酸了。”她擦了擦额头的汗,“但是看到自己采的嫩叶变成茶叶,特别有成就感!这100块钱我要存起来,以后买画画工具。”
我想,这种“同城邀约学生百元活动”的价值,可能远远超出了那100元本身。它给了孩子们一个走出教室的理由,让他们在劳动中理解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的道理。闻着空气中淡淡的茶香,看着他们互相比较谁采的茶叶更完整,这种感觉挺温暖的。
活动结束时,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小包自己制作的龙井茶。虽然品相不如专业师傅做的,但他们都像宝贝一样收在包里。组织者小王一边整理器具一边说:“下次我们打算改进一下,可能把‘龙井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’这个标题写得更清楚些,免得有人误解。不过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,再麻烦也值得。”
回家的路上,我碰到了之前那个胖乎乎的男生,他正兴奋地跟爸妈展示今天的收获。他爸爸闻了闻茶叶,笑着说:“这味道真香,比游戏段位实在多了。”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。或许,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接地气的活动,让孩子的成长路上,不只有分数和试卷,还有茶香、汗水和亲手创造的喜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