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江品茶私人工作室,阳江私人茶室专属订制空间
阳江这座海滨小城,总带着咸湿的海风和慢悠悠的生活节奏。说起喝茶,大多数人会想到街边喧闹的茶楼,或是家里随意摆弄的茶具。但最近朋友神神秘秘地跟我说:“知道吗?现在有种叫私人茶室的新去处,跟传统喝茶完全不是一回事。”
那天下午按照导航拐进老城区巷子,青石板路被雨水淋得发亮。推开一扇不起眼的木门,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蹲在小院里挑茶叶。她抬头笑笑:“今天刚到些凤凰单丛,给你留了二楼的隔间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沿着咯吱作响的木楼梯上去,推开移门就愣住了。整间茶室朝南开着四扇木格窗,窗外是邻居家探过来的叁角梅。乌金石茶台沁着凉意,茶壶里飘出的蜜兰香,竟把海风的咸味都冲淡了。茶艺师跪坐在蒲团上烫杯子,水流声像小时候外婆家后山的溪涧。她边注水边说:“很多人第一次来都惊讶,原来阳江品茶私人工作室是这样安静的地方。”
其实刚开始我也别扭——这么正式喝茶多拘束啊。但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,突然就明白了。这不是在喝茶,倒像给紧绷的生活松绑。手机调了静音扔在藤编筐里,才发现窗外晾着的衬衫被风吹得鼓成帆。
专属订制的人情味
第叁次去的时候,茶艺师直接端出撒着桂花的小茶点:“记得你上次说喜欢桂花香。”她翻着笔记本商量:“下周要不要试试潮州老枞?刚好配你常穿的那件蓝衬衫。”我才发现,原来阳江私人茶室专属订制空间里,连茶杯都会记住客人握杯的习惯角度。
有个常来的老先生特别有趣。每次都要带着自己的紫砂壶,却总“忘记”带茶叶。后来茶艺师悄悄告诉我,他是退休的船老大,儿子在国外,就是来找人说话的。现在他的壶永远存在柜子最顺手的位置,铁观音永远留着第二泡的浓度。
上个月带个90后朋友去体验,她盯着茶则里的茶叶惊呼:“这怎么像藏着星光?”茶艺师笑着指向墙壁:“看,这些茶叶标本都是客人一起贴的。”那片用金丝楠木薄片压制的茶墙,果然嵌着不同季节的茶叶,春天的碧螺春还保持着蜷曲的睡姿。
最近梅雨季,茶室屋檐挂起了竹风铃。某个潮湿的午后,突然听见茶艺师在教外国游客说阳江话:“饮茶不叫喝茶,要讲‘食茶’——”拖着长长的尾音,像茶叶在壶底缓缓展开。那个瞬间忽然觉得,这间藏在巷子里的阳江品茶私人工作室,倒成了比灯塔更暖的存在。
现在偶尔路过那条巷子,总能看见木门虚掩着。有时瞥见里面晃着暖黄的灯影,有时闻到飘出来的茶香混着陈皮香。或许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——不必谈论人生大事,只管安心地喝完眼前这盏茶。毕竟在海风常年吹拂的阳江,总该有个让时光慢下来的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