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远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抚远缺乏快餐娱乐场所
最近在抚远老城区转了转,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——想吃个汉堡炸鸡,得开车二十多分钟到新区那边。老城这些巷子里,连家像样的快餐店都难找。
昨天碰见邻居李大姐领着孩子站在街口发愁,孩子闹着要吃薯条,可最近的肯德基在八公里外。李大姐无奈地摆手:“你说这闹心不?现在连让孩子吃个儿童餐都得专门跑趟新区。”
消失的快餐店
记得前两年老城中心还有两家快餐店,虽说不是连锁大品牌,但起码能满足年轻人想吃个炸鸡、喝杯奶茶的需求。现在倒好,全都改成了五金店和农资超市。晚上八九点想找个地方坐坐,除了烧烤摊就是小饭店,确实少了那种能轻松吃个简餐的地方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现在网购这么发达,抚远人收快递挺方便,可要想在家门口吃份炸鸡,反倒变得不容易了。这种变化让人忍不住琢磨,是我们这小城的生活方式在悄悄改变,还是商业生态自然演变的结果?
周末和几个朋友聊天,年轻人普遍觉得生活不够便利。小王在哈尔滨读过大学,他说每次从大城市回来,都得适应好几天。“不是说非要天天吃快餐,但总得有个选择吧?现在这情况,感觉生活选项少了一块。”
夜市与外卖的兴起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传统快餐店变少了,但夜市的麻辣串、烤冷面摊子倒是越来越红火。这些摊主很懂变通,白天在家准备食材,傍晚出摊,一直营业到深夜。价格实惠,味道也接地气,成了不少年轻人解决夜宵的新选择。
外卖平台这两年也在抚远发展起来。虽然配送范围有限,但至少让住在老城中心的人们能点到新区的快餐。只是配送费不便宜,而且食物送到家,酥脆的口感总要打些折扣。
张师傅开了十几年出租车,他的感受最直观:“以前晚上经常拉客人去快餐店,现在这样的活儿少了。倒是夜市那边,晚上总有人打车过去。”这话听着在理,商业形态确实在变,只是变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。
现在抚远缺乏快餐娱乐场所的情况,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。年轻人谈恋爱想找个轻松就餐的地方,带孩子的家长想给孩子换个口味,都得多费些周折。这种生活细节上的不便,慢慢积累起来,确实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。
前两天路过新区,看到那边新开的商业综合体里快餐店生意火爆。但老城的居民要想去那边,要么自驾,要么等半小时一班的公交车。这距离说远不远,说近也不近,刚好卡在让人犹豫去不去的那个点上。
或许这就是小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吧。商业资源在重新配置,消费习惯在慢慢改变。只是在这个过程中,老城居民确实要暂时面对抚远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个现实。未来会怎样,还真不好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