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耍学生便宜快餐,桂林学生优惠快餐游玩
最近和室友聊天,说到月底钱包瘪瘪的时候去哪儿吃饭最划算,我俩不约而同想到了学校后街那几家小店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桂林旅游时的经历——原来不光是咱们这儿,连桂林这样的旅游城市,也藏着不少对学生党特别友好的美食据点。
记得那天刚到桂林,放下行李就饿得前胸贴后背。在正阳步行街晃悠时,眼看那些装修精致的餐厅价格都不太美丽,正发愁呢,转角就看见巷子里挤满了年轻人。跟着人潮走进去,眼前顿时热闹起来——四五家小店连成一排,门口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“学生特价”“套餐八折”。
巷子里的惊喜
最有意思的是有家叫“老表米粉”的店,老板看见我背着相机东张西望,直接笑着招呼:“同学,试试我们家招牌卤菜粉?加个卤蛋才十二块。”我好奇地问:“您怎么知道我是学生?”老板擦着手笑:“这季节,这个点,不是赶着期末游的学生是什么?”
那碗粉端上来时我都惊了——厚厚的叉烧铺了半碗,酸豆角、炸黄豆随便加,汤头鲜得让人想把碗都舔干净。边吃边和旁边桌的桂林电子科大学生聊天,他们告诉我,其实像这样专注做桂林学生优惠快餐游玩攻略的店还真不少,只是都藏在巷弄深处,不熟悉的人容易错过。
后来我学聪明了,专门挑放学时间在中学附近转悠。果不其然,在穿山小学旁边发现了个夫妻档的糯米饭团摊子。叁元一个的饭团,里面裹着油条、肉松和酸菜,阿姨熟练地用塑料袋一套:“带着边走边吃,管饱!”接过烫手的饭团,看着放学的孩子们排队买点心,突然觉得这座旅游城市露出了它最接地气的模样。
晚上去两江四湖看夜景前,又在师大附中后门发现了宝藏。卖桂林米粉的小推车前排着长队,老板舀卤水的动作都快出残影了。八块钱二两粉,还能免费续汤。坐在塑料凳上吃粉的间隙,听见两个男生讨论着等会儿要去哪儿自习,这场景莫名亲切,仿佛自己不是游客,而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说起来,在象鼻山公园附近还遇到过特别实在的老板娘。她看我盯着价目表犹豫,直接推荐了十五块的“学生套餐”——一碗米粉配瓶本地汽水。听说我要去漓江,还热心地指路:“往前走两个路口,坐2路公交比打车便宜多啦!”
这趟走下来我算明白了,想在桂林吃得实惠,根本不用费心找什么高级餐厅。那些围着学校转的小馆子,味道正宗不说,价格更是亲切得让人感动。毕竟能让学生们天天光顾的地方,肯定是经过无数张挑剔的嘴检验过的。
现在回想起来,在桂林吃得最满足的几顿饭,居然都不是在网红餐厅,而是这些藏在街角巷尾,飘着锅气与人情味的小店。也许很多年后,对于桂林山水的记忆会渐渐模糊,但那份花小钱就能收获的饱足与温暖,估计会一直在胃里留下印记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