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尔滨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茶聚相邀
一杯茶的工夫,交个朋友
哈尔滨的冬天,风是刮脸的,空气里都带着冰碴子的味儿。可你要是觉得大学城里的日子就只剩下教室、食堂、宿舍叁点一线的寒意,那可就错了。推开街角那家暖黄色灯光小茶馆的门,一股混合着茶香和人气的暖流扑面而来,眼镜片上瞬间就蒙上了一层白雾。这里,是另一个世界。
说实话,现在的大学生,谁还没点“社恐”呢?隔着屏幕能侃侃而谈,真到了要面对面坐下来,心里多少有点打鼓。我也是这样。所以当室友第一次拉我去参加那个“哈尔滨大学城学生约茶”的活动时,我脑子里闪过一堆问号:跟不认识的人喝茶?聊什么呀?会不会很尴尬?
可现实往往比想象有意思。那天我到了那儿,发现大家其实都差不多,刚开始都有些拘谨,捧着杯热茶,眼神飘忽,就等着谁先开个话头。打破沉默的,往往就是手里这杯茶。“哎,你点的这是什么?闻着好香。”一个穿着黑色毛衣的女生探头问我。“好像是凤凰单丛,说是蜜兰香型的。”我赶紧回答。就这么一句,话匣子算是打开了。
从茶的种类,聊到各自的老家,再聊到最近哪门课的老师划的重点简直像天书。你会发现,原来隔壁学校的哥们儿也跟你一样,为毕业论文的开题抓耳挠腮;那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生,居然是个资深驴友,讲起爬山的经历眉飞色舞。这学子茶聚相邀,聚起来的不仅仅是几个人,更是各种各样、鲜活有趣的人生片段。
慢慢地,我去得更勤了。这里不像正式的社团,没什么压力,想来就来。有时就是单纯想换个地方写写作业,听着旁边轻柔的背景音乐和偶尔的低声交谈,效率反而比在图书馆还高。写累了,抬头看看,说不定就能碰上熟人,相视一笑,或者凑过去低声聊几句最近的八卦。这种松弛感,是在别处很难找到的。
我认识了一个学设计的学长,就是在一次茶聚上。他看我对着笔记本电脑上的软件界面发愁,主动过来指点了几句。后来,我们竟然因为这个契机,一起完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项目。你说巧不巧?有时候人生的转机,或许就藏在一杯清茶袅袅升起的热气里,在你放下戒备、愿意敞开自己的那个瞬间。
当然,也不是每次聊天都那么深刻。大部分时候,我们说的都是些没营养的废话,抱怨一下食堂的土豆丝里怎么又吃出了辣椒,或者分享一下新发现的宝藏小店。但这种轻松的氛围,恰恰是最难得的。它让我们从繁重的学业和一丝丝对未来的焦虑中暂时抽离出来,喘口气,充充电。
窗外可能还飘着雪,路灯下雪花打着旋儿。但屋里,我们围坐在一起,茶杯里的水汽氤氲了每个人的脸庞,笑声是实实在在的。这份因茶而起的温暖,这份哈尔滨大学城学生约茶带来的简单快乐,大概就是学生时代里,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之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