迁安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3小时通话800元费用
最近在网上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迁安有个初中生,因为一通电话被收了800块钱。说实话,刚看到这个数字我也吓了一跳,什么电话这么贵?叁小时要八百块,这得是国际长途加漫游吧?
后来仔细一打听,才知道这孩子是在家用固定电话打了某个声讯台。就是电视广告里经常出现的那些点歌、答题的热线。这孩子抱着话筒玩了叁个小时的互动游戏,结果月底话单一来,家长直接傻眼了。
这笔账怎么算的
咱们来算算这笔账。普通市话一小时也就几毛钱,但这声讯台可不按普通资费算。这类热线通常按分钟收费,有的一分钟就要四五块。这么一算,叁小时下来,八百块还真不是乱要的。
现在想想,这孩子可能压根不知道电话那头正在计费。声讯台那些提示音往往说得特别快,或者藏在欢快的背景音乐里,别说孩子了,大人都未必听得清。
我邻居家孩子前阵子也差点中招,拿着家长手机点了个什么抽奖活动,幸好发现得早,不然又是一个“迁安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”的翻版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以前用座机的年代,家里要是装了个长途锁,孩子想打长途就得先输密码。现在智能手机功能多了,反而不太好管控这类付费服务。
话说回来,叁小时通话八百元这个数,确实够吓人的。够买个不错的智能手机了,或者够一家人下馆子吃好几顿。花在了一通电话上,任谁都得心疼。
现在很多家长都把手机给孩子用,觉得方便联系。可手机里能接触到的东西太多了,各种付费入口防不胜防。有时候孩子随便点几下,话费就蹭蹭往上涨。
我特意去问了问做通信行业的朋友,他说现在这类学生3小时通话800元费用的情况其实不少见。有些游戏内置的客服电话,打着免费咨询的旗号,转接几下就变成了高额付费热线。
家长们平时交话费的时候,最好多留心看看明细。要是发现莫名其妙的增值业务费,赶紧打客服电话问问。这些费用通常都能追回来,毕竟未成年人消费,运营商也会特别处理。
这孩子的事儿在网上传开后,很多家长都在讨论该怎么防范。有人建议给手机设个消费限额,有人说要经常检查通话记录。其实最简单的,就是平时多跟孩子说说这些付费陷阱。
现在正值暑假,孩子们在家时间多了,玩手机的机会也多了。这种学生3小时通话800元费用的事情,说不定还会发生。咱们做家长的,真得多个心眼。
记得我们小时候,爸妈总叮嘱别随便给陌生人开门。现在呢,得改成别随便点陌生链接,别随便回陌生号码。时代在变,危险的形式也在变。
通信公司是不是也该负点责任?像这种高额付费电话,能不能设置个消费提醒?或者给家长提供个一键关闭所有付费业务的功能?
说到底,这件事给我们都提了个醒。在数字化时代,话费安全也得重视起来。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特别是这八百块钱,对很多家庭来说,真不是个小数目。
下次交话费时,记得多看一眼账单。说不定就能发现些不正常的消费,及时止损。这话费单啊,现在就跟体检报告似的,得定期查查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