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底耍女娃,娄底逗趣女孩时光
那天翻老照片,突然看到一张在娄底涟水河边的合影。几个姑娘挤在镜头前,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,却笑得特别敞亮。我盯着照片出了神,那些属于娄底的耍女娃时光,好像一下子全活了过来。
说到娄底耍女娃,这可不是什么文绉绉的词儿。在咱娄底话里,“耍”带着点调皮,带着点自在,是那种山城里长起来的女孩特有的鲜活劲儿。她们不像大城市姑娘那样端着,反而有种落地生根的踏实和热闹。
河边的茶摊与青春
记得最清楚的,是涟水河边的茶摊子。五块钱一杯的绿茶能坐一下午,我们几个女娃就窝在竹椅里,从家里长辈的唠叨,聊到班上哪个男生打球的样子有点帅。茶是粗茶,话是闲话,可那份轻松快活,现在想想都让人觉得踏实。瓜子壳在桌上堆成小山,老板娘偶尔过来添水,笑眯眯地看着我们,那眼神好像在说:年轻真好啊。
有时候聊到太阳西斜,河面泛起金光,我们会趴在栏杆上看运砂船慢吞吞地过去。波光晃得人眼花,有个姑娘突然说了句:“以后咱们各奔东西了,还会记得这样下午吗?”没人接话,只有河水哗哗地响。现在想想,那样的娄底逗趣女孩时光,确实成了记忆里抹不去的一部分。
老街里的热闹
老街的青石板路,被岁月磨得发亮。我们特别喜欢在雨后去那里,空气里有泥土和栀子花混在一起的味道。路边卖糖油粑粑的阿婆认得我们,每次都要多给一勺糖浆:“女娃子多吃点,甜甜蜜蜜的。”
有一次周末,我们心血来潮要从老街这头吃到那头。醪糟汤圆、刮凉粉、臭豆腐……吃到后来都快走不动道了。有个姑娘举着快融化的冰淇淋,边跑边笑:“再不吃就没了!”我们在后面追,笑声在老街的巷子里撞来撞去。那种没心没肺的快乐,大概就是耍女娃这叁个字最好的写照。
老街最近翻新了,但我总觉得,那些笑声好像还留在墙缝里,偶尔经过时还能听见似的。
山上的凉风与心事
夏天的娄底热得人发慌,我们就往附近的山上跑。找块平整的石头坐下,山风一下子就吹散了汗意。站在高处能看到整个娄底城,房子挤挤挨挨的,涟水河像条银带子从中间穿过。
就是在那个山坡上,我第一次听朋友讲她家里的难处。她说得很慢,声音轻轻的,我们都没插话,只是听着。等她说完,有人递过去一瓶水,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。山下是热闹的人间烟火,山上是安静的我们。那种默契,不需要太多言语。
后来每次心情不好,我都会想起那个山坡,想起那种被山风包裹的感觉,心里就会平静许多。
如今我们都散落在不同的城市,偶尔在群里发发照片,说说近况。有人当了老师,有人自己做生意,还有人成了两个孩子的妈。可不管走到哪儿,提起娄底,想起的都是那些简单却鲜活的时刻——河边吹过的风,老街吃过的零食,山上说过的悄悄话。
也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耍女娃,都有这样一段逗趣女孩时光。它们普通得像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花,却偏偏在记忆里开得特别茂盛。那些日子塑造了今天的我们——懂得在平凡里找乐子,在热闹中守真心。
照片被我小心地放回相册。窗外是另一座城市的灯光,但我知道,在娄底的那些时光,它们从来都没有真正离开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