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山同城快约一夜,乐山同城速约一晚
最近乐山同城快约一夜这个话题好像挺热门的,我有个朋友上周就试了次乐山同城速约一晚,回来跟我聊了半天。
那天晚上他加完班已经十点半了,突然想吃跷脚牛肉。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,结果五分钟不到就凑齐了一桌人。有两年没见的高中同学,有上个月在羽毛球馆认识的医生,还有个刚看完夜场电影的设计师。
意想不到的聚会
“你说奇不奇怪?”朋友咬着吸管说,“白天在微信群里约饭,这个要接孩子那个要加班,晚上随手一发,反而人都冒出来了。”他们那桌人聊到凌晨两点,最早说要走的那个,最后反倒喝了叁瓶啤酒。
其实想想也是,现在大家白天都被工作绑得死死的,只有晚上这点时间能自己做主。乐山这种小城的好处这时候就显出来了——从城东到城西,打车也就二十来分钟。约夜宵不用提前叁天预定,馋了就在同城快约群里喊一嗓子。
有个姑娘说,她最喜欢这种临时起意的聚会。不用特意化妆打扮,穿着拖鞋就敢出门。反正灯光暗,谁看得清你脸上有没有遮瑕。
我在想啊,可能正因为这种“快约”来得突然,反而没了那些客套和拘谨。大家都不用端着,说话都实在多了。就像昨晚那桌人,聊着聊着居然聊出了两个合作项目——谁能想到半夜十二点在烧烤摊上还能谈成正事?
夜间的另一种可能
不过话说回来,乐山同城速约一晚也不全是为了吃饭。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说得挺在理:夜晚的乐山像是换了张面孔,解放了另一批人。
他给我看他的快约记录,上周叁晚上教人拍照,周四在咖啡馆聊文案策划,周五甚至组了个小型的读书分享会。“白天大家都戴着社会身份的面具,晚上反而能做些真正喜欢的事。”
确实,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开始把夜晚当成“第二人生”来过。有个95后程序员,每周叁晚上定时出现在老城区那家茶馆,专门帮中老年人解决手机问题。他说这比打游戏有意思多了,还能听好多故事。
这种随性的约会,反而让生活多了点惊喜。就像拆盲盒,你永远不知道今晚会遇到什么人,听到什么新鲜事。
当然啦,也不是每次快约都那么完美。我另一个朋友就吐槽,有次约到个话特别多的,从 Elon Musk 的星链计划聊到他家阳台种的小番茄,听得她头都大了。
但话说回来,这种不确定性不也正是生活的调味料么?毕竟在乐山这样的小城,能遇到个让你头疼的陌生人,有时候也挺难得的。
现在天气慢慢转凉了,晚上出门正好。要是你现在正好刷到这篇文章,说不定今晚就能组个局。涮个火锅,或者就沿着滨江路走走,看看夜景。乐山同城快约一夜这种事吧,想着想着可能就懒得动了,但真走出门了,往往都会觉得——这趟门出得值。
对了,要是你真要约,记得找那些亮堂的、人多的地方。安全最重要,这个道理到哪儿都适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