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墨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附近地标俗称炮楼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42:35 来源:原创内容

初闻这个称呼

那天和毕业几年的学长聊天,说起即墨大学城附近的变化,他顺口提了句“炮楼那边现在可热闹了”。我当时就愣了一下,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战争片里那种高耸的军事建筑,心想这地方什么时候有这种历史遗迹了?追问之下才知道,他说的就是大学城西侧那几栋孤零零的圆柱形高层公寓。

说实话,第一次亲眼看到这几栋楼时,确实感觉挺特别的。周围都是低矮的商铺和平整的马路,就它们几根“大柱子”杵在那儿,外墙颜色也偏深,从远处看真有点像旧时的碉堡。这种视觉冲击力,估计就是“炮楼”这个外号的来源吧。

我问过几个本地同学,他们都说不上来这称呼具体是谁先开始叫的,反正大家不知不觉都这么说了。这种民间自发的命名挺有意思的,比什么“学府苑”“书香阁”生动多了,带着点儿学生特有的调侃劲儿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被称为炮楼的公寓,地理位置是真方便。离几所大学都近,走路也就十几分钟,楼下超市、小吃店一应俱全。很多高年级学生搬出宿舍后,第一选择就是租住在这几栋炮楼里。

炮楼里的日子

大叁那年,我也在炮楼里租了个单间。记得刚搬进去时还挺新鲜,从窗户望出去,能看见整个大学城的轮廓。白天阳光照进来,房间里亮堂堂的,和从外面看的沉闷印象完全不同。

住在炮楼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。早上多睡半小时也不怕上课迟到,下课回来顺路在楼下买份煎饼果子,晚上饿了随时能下楼觅食。那会儿楼里住的基本都是学生,电梯里常能碰到熟人,有时候穿着拖鞋就串门去了。

但也有不方便的时候。比如下班高峰期,等电梯得等好一会儿。有一回我赶着交作业,在电梯口急得直跺脚。隔壁宿舍的哥们儿笑着说:“急啥,这可是在炮楼里,得有点耐心。”这话把我逗乐了,想想也是,住在这种有故事的地方,确实不能太着急。

最难忘的是顶楼的天台。夏天晚上,我们经常上去乘凉,吹着风看远处的灯火。从那能看到学校图书馆还亮着灯,能看到商业街霓虹闪烁,那种感觉挺奇妙的——明明还在大学城周边,却好像已经半只脚踏进了社会。

称呼背后的温度

现在毕业多年,偶尔回即墨大学城附近办事,还是会特意绕到炮楼那边看看。这几栋楼外表没什么变化,但楼下店铺换了不少招牌,应该又住进了一批新的学生。

我突然想到,为什么“炮楼”这个外号能流传这么久?可能因为它确实抓住了这几栋楼的精髓——醒目、独特,在大学城周边独树一帜。而且这个称呼里没有官方命名的严肃感,反而多了点亲切和幽默,特别符合学生群体的调性。

这些被称为炮楼的建筑,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青春。多少人在这里度过了大学最后几年,从懵懂新生变成职场新人;多少友谊和爱情在这些圆柱形的建筑里生根发芽;多少深夜讨论和考前复习发生在这一个个小房间里。

说起来,每个大学周边可能都有这样的地方——被学生起了外号,承载着独特的记忆。这些俗称往往比正式名称更有生命力,因为它们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。

下次再有人问起即墨大学城附近有什么地标,我大概还是会说:“就那几栋炮楼啊,很显眼的。”这个称呼已经成了我们这届学生共同语言的一部分,一提起来,许多回忆就自动浮现了。虽然名字听着有点怪,但怪得可爱,怪得让人怀念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