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凉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前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9:50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平凉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我一直都叫它车站前巷弄。其实它本来的名字可能早就被人忘记了,反正我每次去,都听见当地人这么喊。

巷口正对着车站广场,像个躲在热闹背后的老人家。广场上人来人往,拖着行李箱的哐当声、大巴车的喇叭声,吵得很。可你只要往里多走几步,声音就好像被什么东西吸走了,一下子安静下来。

巷子里的光景

头顶上是横七竖八的电线,把天空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。阳光得费好大劲儿才能从那些晾晒的衣物、店铺招牌的缝隙里钻进来,在坑洼的水泥地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影子。墙角蹲着几只花猫,懒洋洋地打量着你,一点也不怕人。

巷子窄,两边的小店几乎都挨在一起。有个修鞋的老伯,他的摊子就支在一家杂货店外头。我去的那天,他正戴着老花镜,慢吞吞地给一只脱了胶的皮鞋上线。我站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,他也不催,偶尔抬头冲我笑笑,手里的活计却不停。“不急,”他说,“这鞋底磨偏了,得慢慢来,不然穿不了多久。”那语气,就像在说一件顶要紧的事。

再往里走,空气里开始飘着各种味道。刚出笼的包子冒着白白的热气,闻着就让人肚子饿。旁边水果摊的老板娘正往苹果上洒水,水珠亮晶晶的。她看见我,也不大声吆喝,只是笑着点点头,意思是“看看呗,新鲜的”。

车站前巷弄就是这样,它不像外头那么赶时间。这里的人和物,都有自己的节奏。你在广场上,每个人都在奔向某个明确的目的地;而一钻进这条小巷子,时间好像就慢了下来,让你不由得也放慢了脚步。

我看见一个中年人,坐在自家小店门前的马扎上,不紧不慢地剥着毛豆。旁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秦腔,他也跟着哼哼。我问他在这儿住了多久,他眯着眼想了想,“火车站建起来就在喽,”然后朝巷口努努嘴,“看着它变了又变,就我们这儿没咋变。”

这话听着平常,细想却有点意思。可不是吗,车站代表着出发和到达,是流动的;而这条平凉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却固执地停留在原地,成了这片土地上最不经意的见证。那些匆匆路过的旅客大概不会留意,就在一街之隔,藏着另一个不慌不忙的世界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有些窗口透出温暖的灯光。巷子深处传来炒菜的刺啦声,还有母亲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呼唤。这些细碎的声音和味道,织成了一张网,把寻常日子的烟火气都兜在了里面。

我转身往回走,修鞋的老伯已经收摊了,只留下个小马扎在原地。走出巷口,车站的喧嚣声再次涌来,仿佛刚才的安静只是一场短暂的梦。我回头又望了一眼那条幽深的巷子,它依然静静地待在原地,像这座城市的一个注脚,不大声宣扬,却自有它的分量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