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邮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周边地区低价情感故事
高邮湖的芦苇荡在风里沙沙作响,老陈蹲在码头边上抽着烟,眼睛望着远处那条水泥船。船主老刘正把一捆捆水产饲料搬上岸,看见老陈便咧嘴笑了:“又来找小月?她今天在镇上帮厨,晚上才回来。”
老陈嗯了一声,掏出皱巴巴的五百块钱。这钱在他口袋里揣了叁天,都被捂热了。老刘接过钱对着光照了照,顺手塞进裤兜:“放心,下周她休息,我让她去你家帮你收拾屋子。”两人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神,老陈转身跨上那辆破摩托车,发动机咔咔响了几声,沿着湖堤突突开走了。
五百块钱能买什么
在高邮湖边这些村子里,五百块是个有意思的数字。它不够买台新电视,不够付一个月房租,但足够让像老陈这样的光棍汉,每个月找个女人说说话。小月是从安徽来的,说是给养殖场打工,实际上谁都明白她做的是什么营生。可她从不像城里那些站街的浓妆艳抹,总穿着素色衬衫,笑起来眼角细细的皱纹格外真实。
老陈第一次见小月,是在去年冬天。他那间平房冷得像冰窖,小月来了先帮他生炉子,又把堆了半个月的碗筷洗了。老陈坐在灶膛前添柴火,火光映着小月微红的脸。那天他们其实没做什么,就是一起吃了顿饭,小月炒的青椒肉丝特别香。临走时老陈非要多塞两百,小月推辞了半天才收下。
后来老陈才听说,小月儿子在老家读高中,成绩特别好。她每个月寄回去的钱,有一大半都是这样一块两块攒下的。
湖边的夜晚
夏天的湖边蚊子多,老陈特意买了蚊香。小月来了看见,轻声说这牌子不好,下次我给你带另一种。她说话总是这样,轻轻柔柔的,像湖面上飘着的水汽。
那晚他们坐在院子里乘凉,小月说起老家种茶的事。“明前茶最金贵,采茶工的手要特别轻。”她比划着,“我十六岁就会采茶了,现在这双手…”她没再说下去,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手掌。
老陈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相亲见过的那个姑娘,也是这样细声细气的。可惜那时他家太穷,亲事没成。这些年他养过蟹,种过藕,钱没攒下多少,人却一年年老了。
远处传来渔船的马达声,小月站起身:“我该走了。”老陈把准备好的五百块钱递过去,这次小月没收:“上次你多给了,这次就算抵了吧。”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,老陈还站在那儿,手里的钱被夜风吹得哗哗响。
不是所有的感情都需要明码标价
养殖场最近不太平,听说要拆违建。老刘的饲料店关了两天门,再开门时脸上多了道抓痕。老陈去打听小月的消息,老刘支支吾吾:“回老家了吧,这年头生意难做。”
入秋时,老陈收到个包裹,寄件人地址是安徽某个镇上。里面是两包茶叶,还有一封信。小月的字工工整整,说她用攒下的钱开了间小茶馆,儿子考上大学了。信的最后写道:老陈,谢谢你那晚没留我。
老陈泡了杯茶,茶香氤氲中他想起那个夏夜。其实他早知道,小月那晚要是收了钱,他们之间就永远只是交易。可她没收,这就成了他们之间的秘密。
湖面的风还和从前一样,五百块钱的爱情终究会散,但那些温暖的瞬间却留了下来。老陈慢慢品着茶,心想这茶真香,比他在集市上买的所有茶叶都要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