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晋州火车站旁的小胡同
那天路过晋州火车站,抬眼就瞧见了对面那条窄窄的小巷子。说实话,要不是接人的火车晚点了半小时,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注意到它。
巷口晾着几件洗得发白的工装,湿漉漉的水珠往下滴答着,在青石板上晕开深色的痕迹。往里走两步,就能闻到一股复杂的气味——刚出锅的酱香味混着老房子淡淡的霉味,偶尔还飘过一丝茉莉花茶的香气。
巷子里的日常
巷子不宽,两个人并排走都得侧着身子。左边是家裁缝铺,老板娘正踩着缝纫机给客人改裤脚,机器嗡嗡的声音像是给这条巷子打着节拍。右边是家理发店,老师傅拿着推子不紧不慢地干活,墙上还贴着九十年代的发型海报。
再往里走,倒是有个意外发现——巷子深处藏着家书店,门脸小得差点错过。书店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正捧着本泛黄的书看得入神。我凑近看了眼书架,好多书脊都磨得起毛了。
“这儿生意不太好做吧?”我随口问了句。大爷从书里抬起头,笑了笑:“凑合过呗。反正这晋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来来往往的人多,总有几个像你一样走进来的。”
转角遇到的生活
走到巷子中段,忽然开阔了些,原来这儿连着晋州火车站旁的小胡同。相比之下,胡同要宽敞不少,两旁支着几个小吃摊。有个卖煎饼的大姐手法特别利落,面糊在铁板上一转就是个圆,打上鸡蛋撒上葱花,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
“要辣不要?”大姐头也不抬地问等着煎饼的顾客。那人忙着看手机,含糊地应了声“都要”。这种对话在这条晋州火车站旁的小胡同里,估计每天要重复上百遍。
我在煎饼摊旁边的石阶上坐下,看着人来人往。有拖着行李箱匆匆赶火车的,也有像我这样慢悠悠晃荡的。两个老太太坐在不远处的马扎上择菜,聊着家长里短,说到兴起时笑得前仰后合。
忽然想起二十年前,我第一次来晋州火车站,那时候光顾着赶路,哪会留意这些小巷子小胡同啊。现在年纪大了,反而喜欢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。
天色渐渐暗了,巷子里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。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光,而是暖黄色的,把整条巷子照得温柔了许多。书店大爷开始收拾门前的书箱,煎饼摊前排队的人渐渐少了。
我起身往火车站方向走,回头又看了眼这条晋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。它就像城市的另一面,不张扬,却真实。火车站的广播在身后响起,提醒着某趟列车的到站时间。而巷子里,生活还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