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山200元随叫随到的学生,峨眉山学生服务200元随时到
这事儿说来也挺新鲜的。那天我和朋友在峨眉山脚下正准备买票,一个挂着工作证的年轻人就凑了过来,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说:“两位需要导游吗?咱们这儿有学生,200块一天,山里随便逛,随叫随到。”朋友一听就乐了,插了插我胳膊肘:“哟,这服务新鲜,比打车还方便。”
说实话,刚开始我心里直打鼓。这靠谱吗?别是忽悠人的。可那工作人员拍着胸脯保证,说这都是附近高校的在校生,趁着没课出来赚点生活费,对峨眉山的一草一木都门儿清。我们犹豫的工夫,他已经掏出对讲机喊来了个小伙子。
意外的惊喜
来的男生叫小李,看着挺精神,鼻尖上还冒着汗珠,像是刚从山上跑下来的。他掏出学生证在我们眼前晃了晃,确实是某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。这让我稍微放心了些。小李咧嘴一笑:“放心吧哥,我在这山上带过十几趟了,保准让你们玩得明白。”
你还别说,这200块钱花得真不亏。小李不光熟门熟路,连哪段台阶有个小坎儿,哪棵树上藏着松鼠窝都清清楚楚。最绝的是,他知道好多导游图上没有的近道,能巧妙地避开人流。走到雷音寺附近,他指着屋檐下的一个石刻说:“这莲花纹样,别的导游都说象征清净,其实在本地老人口中,还有个求姻缘的说法……”这些书本上没有的小故事,听得我们津津有味。
中午在半山腰吃饭,小李说什么也不肯跟我们一起,说自己带了干粮。我们硬拉着他坐下,他才不好意思地说,其实做这个峨眉山学生服务,就是想着能自食其力,给家里减轻点负担。他笑着说:“现在竞争还挺激烈,我们有个小群,谁接到活就在群里说一声,免得大家都往一个地方跑。”
那些你不知道的事
爬到洗象池附近,我们累得直喘气。小李却面不改色,还从背包里掏出几个橘子分给我们。他说这是早上从山下的集市买的,专门备着给客人解乏。这细心劲儿,真是没话说。聊开了才知道,他们这群做峨眉山200元随叫随到的学生,私下里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——见到独自爬山的老人,都会主动问一句需不需要帮忙,价钱看着给就行。
“上个月就帮了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,”小李剥着橘子说,“她非要给钱,我就收了二十块,够来回车费就行。她儿子后来还加我微信,说下次来还找我。”
下山的时候已是傍晚,夕阳把山峦染成了金色。小李把我们送到车站,临走前还提醒我们记得做个拉伸,不然明天腿会疼。看着他转身又往山上跑的背影,朋友感叹道:“这服务挺值,比那些走马观花的旅行团强多了。”
回程的车上,我看着窗外掠过的山影,心里琢磨着这事儿。这些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个导游服务,更像是个活地图,还是个能聊天的伴儿。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家乡风景,换来了社会实践的机会,也让我们这些游客看到了峨眉山另一面的生动。
车子转弯时,我又想起小李说过的话。他说最喜欢带傍晚的团,那时候游客少了,能安安静静地听山里的声音。“有时候还能看到小猴子一家出来找吃的,”他眼睛发亮地说,“那种时候就觉得,这座山好像真的活过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