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800元
最近朋友圈里有个事儿传得挺火,你们听说了吗?就是那个"莆田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"的消息。我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,还以为是谁打错字了。
说起这事啊,我邻居家上初二的磊磊就是当事人之一。那天他妈妈在查手机账单时差点没站稳——通话记录里赫然显示着叁个小时的通话时长,话费整整扣了八百块。她第一反应是手机中毒了,第二反应是孩子被诈骗了,举着手机就冲进了孩子房间。
真相往往比想象更让人意外
结果你猜怎么着?这孩子是在给山区留守儿童做线上辅导。原来他们学校组织了个"手拉手"活动,磊磊负责辅导的是贵州山区的一个六年级学生。那孩子家里信号特别差,只能使用付费的卫星电话线路。为了不耽误辅导进度,磊磊就用自己攒的压岁钱买了张高额话费卡。
"妈,那个小妹妹爸妈都在外地打工,她连二元一次方程都没人教。我答应每周教她叁小时的..."磊磊抱着数学课本,声音越来越小。他妈妈举着的手机缓缓放下,刚才还怒气冲冲的脸,现在表情复杂得很。
这事儿在家长群里传开后,炸开锅了。有人算了一笔账:800元相当于这个初中生两个月的零花钱,也差不多是普通家庭半个月的伙食费。但更多人在讨论:现在孩子都在想些什么?
藏在数字背后的温度
我特意去了解了那个山区小学的情况。那里整个学校就叁个老师,要教六个年级。很多孩子放学后还要做农活、照顾爷爷奶奶。磊磊辅导的那个小女孩叫小花,每次通话都能听到她在灶台边一边烧火一边写作业的声音。
"小花说她最喜欢数学了,因为'算数不会骗人'。"磊磊这么跟我说的时候,眼睛亮晶晶的,"她说考上初中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。"
其实像这样的学生高价通话案例,在莆田已经不止这一起了。另一个中学的初叁学生,每周都跟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视频讲题;还有个女孩坚持给住院的小伙伴远程补课...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省下来的零花钱。
磊磊的妈妈后来把这事儿发到了网上。没想到第二天,通讯公司就联系了他们,说可以为他们这样的公益通话提供专属优惠套餐。学校也打算在下学期开设专门的远程辅导教室,配备更好的通讯设备。
现在想想,我们总觉得现在孩子只会玩手机、打游戏。但这个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800元的故事,是不是让我们看到了不太一样的东西?那些藏在账单数字背后的,是比800元贵重得多的心意。
磊磊现在还是每周都给小花辅导,不过话费已经不用自己掏了。他妈妈笑着说,这孩子最近在研究怎么教应用题更易懂,连自己的学习成绩都变好了。而小花在最近的测试里,数学破天荒考了85分。
有时候我在想,可能我们真小看了这些年轻人。他们用自己都还没长结实的手臂,已经在试着为别人撑起一小片天空了。就像那个深夜的电话线,连接的不仅是两个孩子的声音,更是两个原本不可能相遇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