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津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河津汉子偏爱的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20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那盏昏黄的灯

王大爷蹲在巷口的石墩上,烟斗里的火星明明灭灭。他在这儿住了六十二年,巷子里的每块青砖都认得他。“现在的年轻人啊,都往高楼里钻。”他眯着眼,朝巷子深处努努嘴,“可咱们河津的爷们,还是最稀罕这地方。”

这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走。墙角的青苔一年比一年厚,夏天摸上去湿漉漉的。老张家厨房的油烟味,老李家炖肉的香味,都在巷子里飘。你说怪不怪,这些味道混在一起,反倒成了河津汉子们最熟悉的味儿。

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,怕是比王大爷岁数还大。树下总摆着几个马扎,天黑下来的时候,男人们就聚到这儿。不是开什么正式会议,就是随便聊聊。老张说他儿子在城里买了房,老李抱怨这两天猪肉又贵了。说话声不大,偶尔有人笑两声,惊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。

藏在巷子里的热闹

巷子最里头是刘师傅的修车铺,门口永远堆着自行车零件。刘师傅不爱说话,可手艺好。河津的男人都爱把车推到他这儿修,等着的时候,就蹲在门口看他把车链子卸下来又装回去。“修车是假,躲清静是真。”隔壁开小卖部的赵婶笑着说,“我家那口子,一说买菜就头疼,修车能修一下午。”

其实啊,这条巷子像个大家庭。谁家媳妇回娘家了,左邻右舍都会多炒个菜,喊那爷俩过来吃。谁家孩子高考,整条巷子都压着声音说话。这些点点滴滴,住在楼房里的人怕是体会不到。

上周下大雨,巷子口积水了。几个男人二话不说,拿着铁锹就出来疏通下水道。雨很大,他们都淋湿了,却还在那儿开玩笑,说这是免费洗澡。干完活,各自回家换衣服,没人提什么回报。这种默契,是多年相处才有的。

巷子西头的老陈去年搬去和儿子住了,可没过两个月又回来了。他说高楼里太憋屈,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还是巷子好,推开窗就能喊老伙计下棋。虽然棋下得臭,但有人陪着,日子才有滋味。

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大,高楼越来越多。可河津的男人们,还是偏爱这些老胡同。在这里,他们不用端着,不用装。可以穿着背心拖鞋,可以大声说话,可以真实地做自己。也许这就是为什么,尽管有更现代化的居住选择,他们依然钟情于这些弯弯曲曲的小巷。

夜深了,巷子里静下来。只有几扇窗户还亮着灯,像在等人归来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里又会充满生活的声响——自行车铃铛声,打招呼声,还有那些河津汉子们浑厚的笑声。这条巷子,这些胡同,就这样静静地陪着他们,一年又一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