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首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吉首150的爱情在哪个街区
吉首150的爱情在哪条街
前两天在烧烤摊听见几个年轻人聊天,有个姑娘托着腮问:"你们说吉首150的爱情在哪条街啊?"旁边短发女生立刻笑着推她:"你这问题问得,跟对暗号似的。"这话让我手里的烤茄子都忘记吃了,心里也跟着琢磨起来。
其实要我说啊,这数字150更像是个心意单位。去年在团结广场见过一对老夫妻,老爷子推着轮椅,轮椅上挂着个布袋子,露出半个装着草药的搪瓷缸。老太太说话慢悠悠的:"年轻时候他追我,就在老州医院后门那条坡道上,每天多走一百五十步送我回家。"老爷子突然插话:"是一百五十叁步!你每次都少数叁步。"那条路现在拓宽了,可他们说的每一步,都还印在当年的青石板缝里。
乾州古城里的银饰店老板告诉我个事儿。有个小伙子连续半个月,每天下午叁点准时来店里看同一对银镯子。最后那天他红着脸掏出个信封,里面装着平时省下来的零钱,最大的面额二十,最小的五毛硬币,正好凑够一百五十块。"其实标价是288,"老板笑着说,"但我按150卖给他了。他出门时同手同脚的样子,比赚多少钱都让人高兴。"
说到吉首150的爱情在哪个街区,我倒想起火车站旁边的巷子。凌晨四点的早餐摊,跑长途的司机蹲在板凳上吃米粉,突然掏手机给家里视频:"看到没?这碗粉还是五块,跟咱谈恋爱时候一个价。"视频那头传来带着睡意的笑声。他挂掉电话后掰着指头算:"这趟能挣一千五,给孩子买琴的钱就凑够了。"
其实爱情从来不挑地方。商贸城后身的奶茶店,五月花商场的安全通道,甚至菜市场卖折耳根的摊位前,都可能藏着某个价值150的瞬间。上周在峒河公园,看见穿校服的男生女生并肩走着,始终保持着一拳距离。男生突然跑向小卖部,回来时手里举着两支老冰棍:"刚好叁块钱,找你一块五。"女生接过钱时,两人的指尖在阳光里碰出细碎的光。
要是非要找个具体坐标,或许文艺路拐角那家照相馆能给你答案。橱窗里挂着张八十年代的婚纱照,新娘头纱别着朵红山茶。老板说这照片修复过,当年新郎借了150块钱才拍成的。现在整条街的店铺换了好几茬,只有相框里那对年轻人永远保持着对视的姿势。
所以你看,与其说在找某条具体的街道,不如说是在找那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温度。这种温度可能藏在某次笨拙的告白里,某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里,或者某个寻常傍晚共同走过的步数里。下次要是有人再问起吉首150的爱情在哪个街区,或许可以告诉他:你昨天牵着手走过的那条巷子,刚刚又发生了一个价值150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