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小巷两百元情缘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2:57:44 来源:原创内容

宝鸡的巷子总是弯弯绕绕的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那天下午,我拐进这条不知名的小巷躲雨,却意外撞见老陈坐在修鞋摊前,正小心翼翼地把两百块钱塞进一个褪色的红布包。

老陈在这条巷子修鞋快二十年了。他摊子对面有个卖针线纽扣的小铺子,老板娘叫秀娥。秀娥丈夫走得早,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。巷子里的人都心照不宣——老陈对秀娥有意思,可谁都没捅破那层窗户纸。

那两百块钱的来历

叁年前秀娥女儿考上大学,学费还差一截。老陈二话不说,把攒了半年的两百块塞给秀娥。“就当借给孩子的,”他搓着粗糙的手,“啥时候有啥时候还。”那时候两百块可不是小数目,够普通人家过两叁个月。秀娥推辞不过,收下时眼眶都红了。

其实老陈自己过得紧巴巴的,中午就啃个馒头配咸菜。可他说:“秀娥不容易,能帮就帮一把。”这份情谊在巷子里悄悄传开,大家都盼着他们能成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秀娥的女儿大学毕业了,找到了好工作。上个月她特意回来看老陈,硬是要还他五千块。老陈死活不肯多要,最后还是只收下当初那两百。他把钱用手掌细细抚平,像对待什么宝贝似的。

那天我忍不住问老陈,为啥不多收点。他低头忙着手中的活计,针线在鞋面上穿梭:“情分哪是钱能衡量的?当初帮她,就没图她还。”巷子口的梧桐树叶沙沙响,像是在附和他的话。

小巷里的温暖时光

秀娥现在偶尔会给老陈送午饭,不是多丰盛的菜,但总变着花样。有时是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,有时是几个刚蒸好的包子。他们坐在巷子里的石凳上吃饭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。

巷子里的猫趴在墙头打盹,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。这时候的老陈话会多一些,说起年轻时走南闯北修鞋的经历。秀娥就安静地听着,偶尔被他逗得笑起来。

有次我看见秀娥在给老陈缝扣子,老陈在一旁笨拙地帮着穿针。那画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,却让人心里暖暖的。这种感情不轰轰烈烈,就像巷子深处那口老井,静静地滋润着岁月。

隔壁开杂货店的老张说,老陈和秀娥这种感情,比现在年轻人谈的恋爱实在多了。“你看他们,一个修鞋,一个卖纽扣,平平淡淡的,可那份心意啊,比金子还珍贵。”

雨停了,我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。老陈还在那里修鞋,秀娥在对面整理货架。这条普通的小巷里,这份普通的情缘,因为那两百块钱的往事,显得格外动人。或许真正的感情就是这样,不在于说了多少甜言蜜语,而在于风雨来时,有人愿意为你撑一把伞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