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州学生品茶工作室,崇州学子茶文化交流空间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6:43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崇州这地方,总有种说不出的闲适。走在老街上,青瓦白墙间飘来的除了桂花香,就是若隐若现的茶香了。就在这样一个寻常的午后,我拐进了一条小巷,遇见了这家特别的“崇州学生品茶工作室”。

推开木门,最先听到的不是喧闹的人声,而是咕嘟咕嘟的煮水声。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在长条茶桌旁,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小心翼翼地往盖碗里注水,旁边的女生探头看着,小声提醒:“水温太高啦,这绿茶会烫坏的。”那男生挠挠头,赶紧把水壶挪开些。这场面让我想起大学时和社团同学一起捣鼓咖啡的日子,也是这样手忙脚乱却充满乐趣。

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
工作室的负责人小陈给我递来一杯刚沏的茉莉花茶。他原本是茶学专业的学生,去年毕业后和几个同学捣鼓起了这个空间。“很多人以为我们就是个学生茶馆,”小陈吹开浮在水面的花瓣,“其实我们更像个交流平台。你看那边——”顺着他指的方向,我看到墙边书架前有两个学生正在讨论着什么,手边还摊着课本。“经常有同学带着功课来,学着学着就和旁边的人聊起来了,有时是讨论题目,有时就是单纯分享各自家乡的茶文化。”

确实,这里和普通咖啡馆、茶馆不太一样。没有强制消费的要求,也没有刻意营造的“网红”氛围。竹编的灯罩投下温暖的光,书架上的书有茶经也有小说,墙上的留言板贴满了便签——有转让旧书的,有寻找自习伙伴的,还有用稚嫩笔迹写着“今天的乌龙茶真好喝”。这种随意自在的感觉,让每个进来的人都自然而然放松下来。

有个大二的女生告诉我,她每周叁下午都会来这里。“倒不纯粹是为了喝茶,”她捧着青瓷茶杯,“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。能安静地写作业,累了就和认识的、不认识的人聊聊天。上学期我在这儿认识的学姐,现在还经常给我讲专业课呢。”她说这话时,眼睛弯成了月牙。

茶香里的青春故事

让我意外的是,这个崇州学生品茶工作室还催生了不少有趣的项目。上个月他们组织了“茶席读书会”,大家轮流朗读喜欢的段落,读到动情处就停下来品口茶。还有个学设计的同学发明了“气味记忆法”——把不同茶叶的香气和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联系起来。“现在我一闻到铁观音,就能想起中国古代史的编年表。”他得意地说。

临近傍晚,工作室里人渐渐多了起来。靠窗的角落,几个学生正在排练话剧;另一边的长桌上,有人在整理社团活动的资料。空气中茶香更浓了,混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。我突然明白,这里珍贵的不是茶,而是这种自然而然形成的交流氛围。没有刻意的安排,没有明确的目的,就像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开来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这方空间里悄然生长。

离开时天色已晚,回头望去,那扇木窗透出暖黄色的光。我想,这样的崇州学子茶文化交流空间,或许正是这座古城年轻脉搏的跳动之处。它让传统的茶文化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相遇,让品茶不再只是中年人的闲情逸致,而成为了连接青春的纽带。茶水会凉,但这些在茶香中萌发的友谊、灵感和故事,一定会在这座城市里继续生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