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墨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0:16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即墨区实验学校的走廊,你可能会闻到一阵若有似无的茶香。这不是哪间办公室老师在泡茶,而是初叁(5)班正在进行的特殊课堂——茶艺实践课。叁十几个学生围坐在茶席旁,小心翼翼地温杯、投茶、冲泡,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开水注入盖碗的轻响。

“刚开始觉得挺新鲜的,不就是泡个茶嘛。”穿着校服的张晓宇边整理茶具边说,“真正上手才发现,连握壶手势都有讲究。”他模仿老师教的动作,手腕微微下沉,让壶嘴与桌面保持平行。旁边的女生李雯轻声补充:“第一次泡的时候太紧张,水洒了满桌。现在慢慢找到感觉了,就像完成一件精致的工艺品。”

当茶香飘进校园

这门课的开设源于校长王明华的一次调研。他发现很多学生周末都会跟着家长去茶城,但对茶叶的认识仅限于“大人喝的苦水”。于是上学期开始,学校把闲置的美术教室改造成茶艺室,聘请当地茶艺师每周来授课。

“我们没想把孩子培养成茶艺师。”王校长站在茶艺室门口,看着正在练习的学生们,“关键是让他们在泡茶的过程中学会静心。你看那个总坐不住的男生,现在能安静地完成整套流程了。”

确实,这门课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。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身影,现在会围在茶桌旁讨论哪种水温适合绿茶;曾经做完题就发呆的学生,开始留意起茶叶在水中的舒展姿态。班主任刘老师翻着班级记录本:“最明显的是语文课,描写景物时用的词汇丰富多了,有学生写‘茶叶像苏醒的蝴蝶在杯中旋转’,这在以前是想不到的。”

茶艺课还意外成了亲子交流的桥梁。李晓月的妈妈在朋友圈晒出女儿在家泡茶的视频,配文“闺女泡的茶,比我自己泡的还香”。不少家长反映,孩子回家会主动聊起课堂趣事,甚至纠正长辈错误的泡茶方法。

当然也有让老师头疼的时候。初二开设的茶艺选修课总是爆满,教务主任苦笑着拿出报名表:“每次都要抽签,没选上的学生天天来办公室软磨硬泡。”为此学校正考虑把茶艺元素融入其他课程,比如物理课讲水的沸点,化学课分析茶多酚,历史课追溯茶马古道。

窗外梧桐叶飘进走廊,茶香依旧在空气中萦绕。这些少年或许不会记得每款茶叶的产地年份,但当他们某天遇到烦心事,能安静地给自己泡杯茶,看着茶叶在杯中起落沉浮,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。毕竟,有些道理就像好茶,需要慢慢品才能尝出真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