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东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海东初中生时薪50元
这两天刷手机,总看到“海东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的消息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说的不就是咱们身边那些半大孩子的事儿吗?
我家对门李姐的儿子小磊,去年刚上初二,周末总背着书包往外跑。起初以为是去补习,后来才听说是在给邻居家小孩辅导功课。那家家长直接按50块钱一个小时给的,说比请家教划算多了。李姐说起来还挺自豪:“咱孩子能靠自己本事挣钱了!”
这钱挣得容易吗
有次在楼道碰见小磊,我问他当小老师感觉怎么样。这孩子挠挠头说:“刚开始觉得挺美,真干起来才发现不轻松。得提前备课,那孩子有时候走神,还得想办法吸引他注意力。”他边说边甩了甩写字写到发酸的手腕。
小区里家长们知道后,看法各不相同。王叔叔觉得这么小就接触钱不是好事,怕孩子分心。张阿姨却认为这是锻炼人的好机会,能培养责任心。要我说啊,这事儿真不能一概而论。
想起我们小时候,暑假帮街坊剥莲子、糊纸盒,挣几毛钱买冰棍,那份快乐现在还记得。但如今这“海东初中生时薪50元”背后,似乎多了些别的东西。
小磊悄悄告诉我,他班里还有同学在网上接单,帮人做笔笔罢,一晚上能挣一百多。这些孩子脑子活,学东西快,手机电脑玩得比大人都溜。
不过话说回来,看着这些半大孩子早早接触社会,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。该玩的年纪,却已经开始为赚钱奔波。但转念一想,如果他们真的喜欢,又能把握好度,适当接触社会也许不是坏事?
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好了,但还是有不少孩子想靠自己的能力挣点零花钱。有的为了买心仪已久的球鞋,有的想给爸妈买生日礼物,还有的单纯就是想体验一下。
前几天碰到小磊的妈妈,她说最近给小磊定了规矩:周末最多辅导两小时,不能影响学习和休息。这孩子倒是挺懂事,把挣的钱分叁份,一份存起来,一份买书,剩下的才是零花。
其实啊,关键不在于“海东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这个数字本身,而在于我们怎么引导。既不能一棒子打死,也不能放任不管。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,挣钱可以体验,但成长不能重来。
倒是那些雇佣孩子的家长,是不是也该多考虑考虑?别光图便宜,还得注意别给孩子太大压力。毕竟谁家孩子都是宝贝疙瘩,将心比心嘛。
看着现在这些能干的孩子们,有时候真觉得我们这代人辞耻迟了。他们在这个年纪展现出的能力和想法,确实让人惊讶。也许这就是新时代的成长方式吧,既让人担心,又让人忍不住想点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