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伦贝尔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街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20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我站在呼伦贝尔火车站出口,望着站前宽阔的广场和整齐的街道,突然想起朋友提过的那条呼伦贝尔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。拖着行李绕到车站背后,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——这里和站前判若两个世界。

巷子不宽,刚够两辆自行车错身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几处凹陷里还积着昨夜的雨水。巷子两旁是些老旧的砖房,墙上爬满了青苔,有些墙皮已经剥落,露出里面红褐色的砖块。空气中飘着一股特别的味道,是煤炉子、炖肉和潮湿木头混合在一起的生活气息。

巷子里的声音

刚走进巷子,就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。循声望去,是个修自行车的老伯。“姑娘,车胎坏了?”他抬头问我,手上的活儿没停。我摇摇头,在他旁边的小凳上坐下。他说他在这巷子里修了叁十年车,见过无数从车站过来问路的人。“现在啊,都用手机导航了。”他笑着,眼角堆起深深的皱纹。

再往里走,有家裁缝店,老板娘正踩着老式缝纫机给客人改裤子。她说这条呼伦贝尔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以前可热闹了,附近的人都来这儿做衣服。现在生意淡了,但她舍不得关店。“在这待惯了,听着火车鸣笛声起床,比闹钟还准。”她边说边麻利地穿针引线。

巷子深处有棵老槐树,树下几个老人在下象棋。我凑过去看,他们也不介意,还给我让了个位置。“这步棋走得妙啊!”观战的大爷忍不住出声,立即引来一片嘘声。“观棋不语真君子!”下棋的老爷子瞪了他一眼,转头看见我好奇的样子,便耐心讲解起这步棋的妙处。

车站后街的小巷今昔

坐在树下的石凳上,我能听见远处火车的汽笛声,近处却是鸟鸣和居民聊天的家常。这种奇妙的交错感,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那条巷子。现在的城市里,这样有生活气息的地方真的不多了。

卖烧饼的大婶告诉我,车站后街的小巷可能要拆迁了。她指了指巷口新盖的高楼:“听说那边要建商业区。”她叹口气,把刚出炉的烧饼递给我。热乎乎的烧饼捧在手里,我突然有点不是滋味。

这条呼伦贝尔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像个时间的容器,装着一代代人的记忆。修车的老伯记得每个常客的自行车品牌,裁缝店老板娘能说出老邻居的身材变化,下棋的老人们在这树下度过了无数个午后。

天色渐晚,巷子里飘起饭菜香。有户人家开着门,我看见里面一家老小正围坐在桌前吃晚饭。那种温馨的画面,让我这个外乡人心里暖暖的。也许这就是巷子的魅力——它不只是通道,更是生活的场所。

离开时,我又回头望了望这条车站后街的小巷。夕阳给它镀上一层金色,青石板路闪着微光。虽然不知道下次来时它是否还在,但这一刻的宁静与真实,已经留在了心里。火车站每天迎来送往,而它背后的这条小巷,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生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