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州大学城喝茶资源群,化大茶友交流聚会
化州大学城喝茶资源群这个群聊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悄悄出现在我们的校园生活里了。记得第一次扫码进去的时候,我还以为又是什么外卖红包群呢。
群里最初只有十几个人,都是化大对面那家“清心茶社”的常客。老板娘王姐把我们拉进来,本意就是方便通知哪天到了新茶。谁能想到这个群后来会变成将近五百人的大本营呢?
从拼单到知音
最开始真的特别简单。王姐在群里发条消息:“今天刚到的凤凰单丛,谁来?”下面立马跟了一串“+1”。慢慢地,有人开始分享自己老家寄来的茶叶,有人组织周末茶会,甚至还有美术系的同学专门来群里找模特——说是泡茶时的那种专注神态特别适合写生。
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期期末,整个群突然变成了备考互助站。凌晨两点还有人问:“有人醒着吗?我这有泡浓茶,需要提神的可以来叁楼自习室取。”那天晚上,好几个素未谋面的茶友轮流送热水、送茶点,硬是陪着那个赶论文的同学熬到天亮。
化大茶友交流聚会从线上走到线下,第一次正式聚会说来也挺随性的。那天群里在讨论岩茶的炭焙工艺,争得不可开交,不知谁说了句“光吵有啥用,把茶带上见面喝不就知道了”。结果周末来了二十多人,差点把茶社二楼挤爆。
茶香里的百味人生
在这些聚会里,你永远猜不到会遇见谁。法学院那个总板着脸的师兄,聊起普洱茶时眼睛会发光;总是一个人看书的文静学妹,居然能准确分辨出不同年份的白牡丹;最让人惊讶的是学校的保安大叔,他拿来的手工绿茶,让茶学专业的同学都连连称赞。
现在化州大学城喝茶资源群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挺特别的存在。前几天还有个刚入学的新生在群里怯生生地问:“我不太懂茶,可以加入吗?”底下瞬间刷了满屏的“欢迎”——这种包容的氛围,可能比茶本身更让人留恋吧。
有时候看着群里跳动的消息,会觉得这不像是个兴趣群,倒像是校园生活的另一个切口。在这里,茶不只是饮品,更像是个由头,让我们这些本来平行的人有了交集。深夜讨论茶具保养的提示音,周末茶会定位的分享,偶尔冒出来的家乡茶照片——这些碎片拼成了我们在化州大学城的日子。
对了,昨天群里又在讨论要不要尝试宋代点茶。虽然最后因为工具太难找暂时搁置,但那种跃跃欲试的劲头,让我想起这个群刚成立时的样子。或许下个月,我们真能凑齐器具,在某个周末重现古代的饮茶方式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