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邡各区私人外卖工作室,什邡本地私厨外送服务点
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,说什邡各个片区冒出来不少私人外卖工作室,弄得我心里怪痒痒的。这不,趁着周末有空,我特意把城区和乡镇都转了个遍,还真发现些门道。
在方亭街道老城区,我看见不少住户把自家阳台改成了小厨房。玻璃上贴着"私房菜预订"的纸条,窗口伸出来根排气管,傍晚时分总能闻到阵阵香味。有位大姐边炒回锅肉边跟我说:"现在人都图个干净、放心,我这儿每天就接十单,用的都是菜场现买的鲜肉。"她掀开锅盖给我看,红亮亮的肉片正滋滋冒油呢。
乡镇里的特色味儿
转到蓥华镇那边又是另一番光景。山里的竹笋、野菜都成了香饽饽,有家工作室专门做山珍煲,砂锅炖得咕嘟响。老板说他们的什邡本地私厨外送服务点覆盖全镇,连景区都送得到。我翻开他们的菜单,看见用红笔特别标注着"今日鲜笋限量五份",倒是挺会吊人胃口的。
不过要说最让我意外的,还得是洛水镇那边的情况。有对年轻夫妻把老宅院拾掇成了配送站,叁轮车进进出出忙活得紧。妻子边打包餐盒边解释:"我们这片的私人外卖工作室搞联营呢,你家做粉蒸肉,我家做酸菜鱼,凑成套餐往外送。"说着把几个不锈钢餐盒码得整整齐齐,盖上厚厚的保温棉。
其实这些工作室大多藏在居民楼里,不挂招牌不张扬。我在城东新区碰到个送餐小哥,他的电动车后座装着特制保温箱,里外叁层塞得满满当当。他抹着汗说:"现在客人挑得很,既要味道正宗,又要准时送到。我们每天得掐着表跑,晚五分钟都可能被投诉。"
转到马祖镇时正赶上饭点,看见不少农家院门口停着外卖电动车。有家做柴火鸡的,灶台支在院子里,铁锅比脸盆还大。老板抡着大铁铲翻炒,笑着说:"咱这什邡本地私厨外送服务点虽说规模小,可用的都是土鸡,顾客隔着础笔笔都能看见制作过程。"我凑近看了眼他的手机界面,果然后厨监控清清楚楚。
这些天转下来,我发现这些私人外卖工作室还真有些共通点。多半是夫妻店或兄弟档,每天就准备二十来份食材,卖完就收工。用的都是本地当季食材,比如现在春天就主打椿芽、野菜这些时令货。有家工作室的老板跟我说真心话:"我们这种小本经营,靠的就是老顾客带新顾客,味道要是走样了,第二天立马就没人订了。"
在回城的路上,我特意点了份从禾丰镇送来的套餐。保温袋拆开时还烫手,叁菜一汤摆得端正。尝了口宫保鸡丁,花生米脆生生的,确实和连锁店的味道不太一样。送餐大姐站在门口等回收餐盒,顺口说了句:"明天我们做豆瓣鱼,要的话现在就能预订。"
夜幕降临的时候,我又路过方亭街道那片住宅区。阳台上飘出的炊烟和锅里翻炒的声音此起彼伏,外卖车的灯光在巷子里穿梭。这些藏在大街小巷里的厨房,正用他们自己的方式,满足着这座城市挑剔的味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