眉山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小巷深处两百元情缘
梅雨刚过的傍晚,我拐进眉山巷子买烟。青石板路面积着水洼,倒映着老式路灯昏黄的光。杂货店老板娘找零时压低声说:“阿婆又在给人牵线了,两百块介绍费,成了好几对呢。”我顺着她目光望去,巷子深处有个穿蓝布衫的身影正撑着伞慢慢走远。
阿婆的规矩挺特别,不论贫富只收两百,多一分都不要。她说这数目刚好,够买两斤毛线织条围巾,又不够买部手机,来的人反而是真心想找伴儿的。住在巷尾的李叔就是经她介绍认识的桂姨。那天他攥着皱巴巴的两百块来敲门,说是媳妇病逝后第一次想重新开始。
织毛衣的手停了下来
桂姨当时在巷口开缝纫铺,总低头踩踏板。阿婆让她停下手里的活计,去李叔家帮忙整理藏书。两个人在落满灰尘的书架间忙活半天,李叔突然说:“你缝纫机的声音挺好听的,像下雨。”桂姨的织毛衣的手就停在了半空中。
现在经过他们家窗口,常能看见两人对坐着择菜。有回听见桂姨嗔怪:“让你买块豆腐,怎么多带束花回来?”李叔呵呵笑:“豆腐叁块,花十五,今天多修了两台收音机嘛。”
菜市场卖菜的周姐也来找过阿婆。她丈夫跟人跑运输出了车祸,留下个读高中的儿子。周姐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批菜,手指冻得通红。阿婆收下她的两百块钱,转头去了斜对面王师傅的修车铺。
王师傅聋了半边耳朵,说话总很大声。周姐第一次去修叁轮车,他蹲在车链子前喊:“这链子都锈成这样了,你一个女人家哪蹬得动!”第二天清晨,周姐发现叁轮车被修好了,车篮里还放着副厚手套。
车篮里意外的手套
如今王师傅每天收摊后,都会去菜市场帮周姐收摊。他扯着嗓子跟老主顾炫耀:“我媳妇腌的雪里蕻,比大饭店的还好吃!”周姐在旁边低头笑,耳根微微发红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证券公司的小赵。这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年轻人出现在巷子里时,像幅水墨画突然多了块油彩。他说相亲对象都嫌他工资涨得太慢,朋友笑他来这种地方找对象是疯了。
阿婆让他把皮鞋换成布鞋,坐在修鞋摊旁边等。后来他认识了在幼儿园工作的林老师,两个人现在经常牵着手在巷子里散步。小赵的西装修好了挂在衣柜里,他说林老师会把他衬衫的领子翻得特别平整。
昨晚我又遇见阿婆,她正在杂货店买白糖。我问她为什么坚持只收两百,她撩起额前白发:“现在人都太急了,急着买房,急着升职,连谈感情都在赶时间。我收这点钱,就是想让事情慢下来。”
巷口飘来糖炒栗子的香味,几个小孩追逐着跑过积水坑。我想起李叔说过,他最喜欢雨天听桂姨踩缝纫机的声音。在这条眉山巷子里,两百块钱的爱情从来不是买卖,而是让疲惫的人们停下脚步,看见彼此身上最朴素的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