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阳200米附近人约会,周边近距离邀约相聚
这两天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辽阳200米附近人约会”的推送,心里还挺好奇的。你说现在这科技,隔着几条街的缘分,手指划拉两下就能连上线了?
以前想认识新朋友,要么靠同事介绍,要么就是参加些同城活动。现在可好,打开手机定位,方圆两百米内谁在线上都看得清清楚楚。这种“周边近距离邀约相聚”的模式,倒是给生活添了不少新鲜感。
隔壁小区的早餐搭档
上个月我就是通过这个功能认识了小陈。那天早上六点半,我睡眼惺忪地刷着手机,发现有个住在同小区的男生也在线。看他资料写着“求晨跑搭子”,我鼓起勇气发了句:“兄弟,我也住这栋楼,要不明天一起?”
没想到他秒回:“太好了!我正愁没人监督呢。”第二天见面才发现,我们居然在同栋楼住了大半年,电梯里碰见过好几次,就是从来没打过招呼。现在每天六点半准时在楼下碰头,跑完还能顺道去巷口那家早餐店。老板娘都认识我们了,每次都不用开口,直接给我们上两碗豆腐脑,叁根油条。
这种“辽阳200米附近人约会”带来的缘分,还真是挺奇妙的。要是没这个功能,可能我们到现在还是电梯里的陌生人呢。
写字楼里的茶友圈
我同事王姐的经历更有意思。她在金融大厦上班,有次中午用这个功能,发现隔壁公司有个姑娘也喜欢喝茶。两人约着在楼下咖啡厅见了面,结果聊着聊着,发现都痴迷武夷岩茶。
现在她们组了个小小的“午间茶会”,每周叁中午碰头,轮流带茶叶。后来队伍慢慢壮大,又加进来两个茶友。有时候聊得投入了,差点耽误下午上班。这种“周边近距离邀约相聚”,让冰冷的写字楼里也有了志趣相投的小圈子。
王姐说,她现在中午再也不点外卖刷剧了,反而特别期待每周的茶会。毕竟能在工作间隙,找到同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,确实是件挺难得的事。
不过话说回来,用这些功能也得留个心眼。我一般都是选在商场、咖啡馆这种人多的公共场所见面,而且一定会提前和朋友报备行程。虽然大家住得近,但毕竟是陌生人,该有的安全意识可不能少。
记得有回约在万达广场的奶茶店,我还特意选了靠门口的位置。结果见面后发现对方其实是初中同学的弟弟,这世界可真小。现在想想,这种“辽阳200米附近人约会”虽然方便,但确实需要谨慎些。
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,大家下班回家门一关,邻居长什么样都不知道。能通过这种方式,在“周边近距离邀约相聚”中认识些志同道合的人,确实给生活添了不少色彩。上周我们这几个通过软件认识的人,还组织了一次羽毛球活动,从网友变成了现实中的球友。
科技这东西,用对了还真是个好东西。它就像个看不见的线,把原本平行生活的人们轻轻牵到了一起。不过啊,线是牵上了,后续的故事要怎么书写,还得看现实中的相处。你说是不是?